“蒸羊肉、蒸熊掌、蒸鹿尾……”这个相声节目让人垂涎欲滴,仿佛眼前出现了色香味俱全的满汉全席。然而,其中的菜色却令人惊讶,蒸鹿尾真的有鹿尾巴吗?为何现在菜馆的蒸鹿尾被狸猫换太子,成了一道四不像?您可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小编这就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蒸鹿尾其实是满汉全席的一道菜。慈禧太后在世时,极其奢侈。她的寿宴往往要吃掉半个北洋海军,她对通常的一日三餐也非常挑剔,每顿饭包括108种菜肴,食物标准超过100两银两,足够15000名平民吃一顿米饭。此时,满族人的吃食中,就有八珍的存在。其中就包括,熊掌、鹿尾儿、驼峰、象鼻等物,这几种吃食,都非常的难寻的到,所以专供王室所用,不是重大聚会或者是招待外宾,基本上也不会吃得到。而满汉全席,正是清朝时期的宫廷盛宴。
其中蒸鹿尾的做法非常复杂,手法精湛的大厨,需要将鹿尾儿过水之后,将骨头剔除,再阴干,紧接着,再去除油脂,进行第二次加工阴干,最后再上炉子蒸,包着菜叶。据说味道极其鲜美,入口即化。慈禧太后果然对蒸鹿尾赞叹有加,随后,蒸鹿尾闻名天下。
现在再去满族的饭馆,点蒸鹿尾这道美食,却发现它和鹿一点关系都没有了,简直是狸猫换太子。因为现在的蒸鹿尾儿,是用猪肝代替的。猪肝我们都知道,由于它的营养价值非常好,铁元素非常丰富,对于患有缺铁性贫血的人群来说,能起到非常好的补血效果。而且猪肝口感细腻,味道出色,在众多动物肝脏中,它的形态、味道也拔得头筹。
在猪肝剁碎之后,将做好的猪肝,放在花生酱和芝麻酱等多种调味品中腌制,等腌制好了之后,再将这些东西灌到猪大肠里。紧接着,再将它们上锅蒸,蒸好拿出来切成片,就可以吃了。味道鲜美,堪称是筵席上的大菜。
为何现在不用鹿尾巴做菜了?毕竟鹿尾巴,是鹿科动物的尾部,古人认为“阳气聚于角,阴血聚于尾”,所以鹿尾巴就是家喻户晓的滋补珍品,不仅可以大补虚损,增强体力,消除疲劳,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对治疗风湿病有显著的疗效。所以鹿尾巴的作用已经不局限于食物了,还有药用的效果。
可惜鹿尾巴做菜,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点——膻味重。大厨们在处理鹿尾巴时,尝试过将处理干净的鹿尾巴放在酒坛子里,进行长时间的浸泡,再取出来浸满了酒水的尾巴,用水清洗干净,尾巴仍然膻味浓重。又有大厨尝试用姜腌制鹿尾巴,将鹿尾巴清洗干净,放在容器里,用大量姜片覆盖肉色的尾巴,最后的结果却不尽人意,尾巴膻味刺鼻。厨师想要用它做菜,往往要提前准备数根鹿尾巴,防止除膻失败。再后来,鹿的数量慢慢减少,这道菜就逐渐变成形势了。
当代的社会更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没人会肆意捕*保护动物,然后割它们的尾巴吃。所以聪明的大厨就想要用猪肝代替它,再用大肠的形状模仿鹿尾巴的样貌。就这样,满汉全席中最令人关注的一道大菜,逐渐换了模样,成为了现如今的“四不像”。
蒸鹿尾真正的原料缺失,是不是美食界的一道损失?其实不尽然。历史是不断进步的,一些陈旧的菜市灭亡其实是必然,总有一些新的菜式加进来。比如说:秋葵,扁叶葱,黑根,叮咚茄等等,这些都是国外的蔬菜,现在却加入到了我们的餐桌。现代科技发达,所以不用滥*动物,人们也可以品尝到更多刺激味蕾的美食。科技的进步不仅是帮助人类更好的生活,也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的资源,这真的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