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 曹俊杰 祝雨倩
万绿丛中铺白玉,乡村振兴有门道。通过十年产学研转化,浙江农林大学、浙江骄栀科技有限公司在浙江省政府支持下,突破栀子种植和产品研发的难关,实现了栀子作为木本油料种植的一举多得。
浙江农林大学教授张有做表示,栀子果实含油量为15%到20%,不与粮食争地、对种植条件要求不高,荒山荒地开垦之后就能够很好种植。栀子作为木本油料,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营养价值高,可以完全替代进口橄榄油等高端木本植物油。
张有做教授表示,“若再利用1亿亩荒坡地种植木本油料,可为我国增加约400万吨以上的优质食用油供应。如果能够利用丘陵坡地发展栀子种植不与粮食争地,有望显著提升国内油料供给水平,促进农民增收。”
栀子与牡丹、银杏、水杉并列为中国对世界影响巨大的原产植物之一,其成熟干果属传统中药材。栀子入药历史悠久,汉代《神农本草经》记载,栀子“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渣鼻、白癞、赤癞、疮疡”;明代李时珍也在《本草纲目》中提到,栀子有治鼻血、通便、血淋涩痛、下泻鲜血、热病、霍乱等疗效。
除药用功能外,栀子果还是国家卫生部首批公布的“药食两用”资源。根据国内外科学家研究证实,栀子是自然界除藏红花外唯一富含藏红花素及藏红花酸的植物。在欧美发达地区,藏红花素及藏红花酸已被广泛用于高端健康食品添加剂,但目前全世界藏红花产量十分有限,而栀子完全可以替代藏红花素及藏红花酸用于健康食品生产。可以说,药食两用的栀子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开发前景十分广,未来将在食品生产领域将大有用武之地。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产业,一条产业链富养一方百姓。作为一种药食两用作物,栀子的主要种植区域为长江以南亚热带地区的山地。栀子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深受人们喜欢,花朵洁白芬芳,香气四溢,果实殷红金黄,色泽诱人。既有观赏价值,又是药食两用,作为灌木的林下作物,比较容易栽培和管理,非常适宜在浙江丘陵地区大量栽培。比如临安天目山区就是中国栀子原产地之一,野生栀子林时有发现,且已有将栀子用于小儿惊厥、扭伤等治疗及作为凉茶泡饮的传统。
此外,对比山茶、核桃等木本油料作物,栀子还具备管理方便、投产周期短,亩产油率高,产出品种多样、产业链价值高等优势。
张有作教授指出,“栀子投产3年产果,5年进入盛果期可持续收获数十年,相较山茶从种植到结果需要五至六年、核桃需要六至七年的产出周期更为‘短平快’。除了作为油料作物外,栀子还可提炼天然环保色素栀子黄栀子蓝,栀子花可提炼芳香精油,栀子还蕴含丰富的藏红花素、藏红花酸,具有极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产出品种多样、产业链价值高。”
如果该项目的研究成果推广应用,未来将能为每亩栀子林提高产值1200元,每年为国家提供栀子油600万公斤,开发有市场前景产品10多个。同时通过延长栀子产业链,将增加农民收入、促使农村劳动力回归,为“乡村振兴”发挥重要作用。
据悉,目前浙江农林大学建设了4000亩栀子有机苗木培育农场,组建了20余人的科研团队,围绕栀子产业开发进行深入攻关,已获得专利20余项。以浙江农林大学的成果为依托,浙江骄栀科技建立栀子深加工技术研发和转化,通过“科技实验基地 种植基地 生产企业 品牌推广”模式,以栀子藏红油为主要产品,辅以栀子藏红茶、栀子藏红早餐奶、栀子色素、栀子香水、栀子面膜等系列产品投放市场,累计帮扶300户栀农出售栀子果一万多吨,利用栀子花0.2万吨,新增就业岗位90个,户均年增收入可达到一万余元。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