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黑土地保护利用主题报道②
于洋本报记者薛秀春王建夫
9月12日,肇东市海城乡双丽合作社正在采收鲜食黏玉米,一袋袋的青玉米从地里运出,装到了农用四轮车上。
“今年的黏玉米穗比往年要长出至少两公分,而且口感也特别好,吃过我们黏玉米的人,都想吃第二次。”双丽合作社副理事长宋继龙满怀自豪地介绍着他们种植的黏玉米。
这片地原来是不打粮的盐碱地,他们把大量自制有机肥上到地里,改变了土壤酸碱度,增加了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地力,才有了现在能产大穗玉米的好地。
双丽合作社每年用2万吨牛粪与3000多吨秸秆堆沤造肥,每亩每年施用自制肥2吨以上。经过7年的努力,合作社一帮人把1万亩的重度盐碱地改造成了高产田。据农技推广部门检测,土壤PH值已由7年前8.5~9.4降至7.5,有机质由0.9%~1.5%提高到1.5%~2.6%,玉米单产由最多400斤提高到最高1500斤,秸秆也比改造前增产19%。
肇东地处盐碱地带,玉米单产只在1200斤左右。双丽合作社大量使用自制有机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竟然让过去的盐碱地变成了高产田,怎么说都是一个惊人的创举。
2007年,双丽合作社第一次在这片盐碱地上试种1000亩玉米。可那时白花花的盐碱地根本不打粮,玉米秆就长到1米高,没结几穗玉米,那点收成连工钱都不够。
听说用牛粪加秸秆酸化堆积沤肥能改良盐碱地,既能为秸秆禁烧找到出路,又能改善盐碱地,种出好粮食。双丽合作社开始大胆探索和实践这一举两得的事。用发酵剂将秸秆和牛粪经过技术处理按比例堆沤,他们发现这种肥对降低土地ph值很有效,土地有机质能很快提高,再加入国家标准的磷和钾,就满足了植物生长需要。
“用上秸秆、牛粪造的这种肥效果确实不错,玉米长势一年比一年好,产量也逐年提高。到2010年的时候,玉米单产就有500斤了。”回忆起前几年艰辛的改良,宋继龙历历在目。
随着堆沤有机肥改良盐碱地效果显著提高,从2013年开始,双丽合作社开始大规模堆沤有机肥。“2014年,我们测量了一下,玉米亩产增加到了1000斤,这个产量是我们当初没有想到的。”这一年,双丽合作社用4000吨玉米秸秆造了7000吨有机肥,全部上到了地里。
增施自制有机肥,给他们带来连连的惊喜。2016年,经肇东农技推广中心测产,最好的地块单产竟然达到了1500斤,土壤有机质最高的达到了2.6%。
“这几年上秸秆肥,对土地有机质增加效果特别好,土壤逐渐变软、变黑,玉米长势也越来越好。去年,我们用了1.5万吨秸秆造肥,今年要翻倍达到3万吨。只有大量的秸秆还田,才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我们保护利用黑土地才能真正取得实效。”似乎增产增收并不能让他们满足,而保护治理这块黑土地,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
在一处10万平方米的沤肥场地,整齐地堆放着6条2.5米高、8米宽、150米长的成品有机肥。双丽合作社理事长吴大勇笑着说:“别看这些牛粪、秸秆沤制出来的粪肥堆在这里不起眼,上到地里就成了宝贝,简直就是盐碱地的克星。这几年合作社能有这么大的发展变化,可全都是这些有机肥的功劳。”
宋继龙指着一片长势高大的玉米告诉记者:“这一片玉米地有3000亩,是我们合作社最好的地块,今年的单产有望达到160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