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美国认为,中国标准的KN95口罩达不到他们的防护标准?
非也。
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3月17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布的《优化N95口罩供应策略:危机/替代策略》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当N95口罩供给不足时,欧盟、澳大利亚、巴西、日本、韩国、墨西哥、中国这七个国家和地区与N95同级别的口罩可以在美国替代使用。
其中就包括了采用中国标准GB 2626-2006和GB/T 18664—2002生产的KN100、KP100、KN95和KP95口罩。
那么问题来了,没有中国口罩对美国有什么影响?
美国新闻网站BuzzFeed 报道称,一般情况下,N95口罩在美国商店每片约1美元,批发价低至35美分。但现在每个N95口罩的价格达到12美元甚至更高。
包括N95和KN95在内的所有口罩的绝大部分都在中国制造,在美国进口商看来,相比N95口罩,中国标准的KN95更容易买到。
但是KN95口罩没有获得紧急授权,进口商订购会担心被海关扣押,美国进口商鲍勃·蒂尔顿就表示,不想为运送口罩而冒险损失50万或100万美元。
除了进口商,医院也在担心,如果医护人员在使用这些未经许可的设备后生病,将会承担法律责任。
认证标准差异不应成为阻碍既然美国CDC认可了中国口罩的防护标准,为什么FDA还会拒绝?
BuzzFeed在报道中指出,经营电商的拜伦·沃克说,“这似乎是出于政治原因而发生的”。
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就此事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也表示,美国政府,尤其是军方近期很明确地表明了一个立场,即要利用此次美国应对疫情的过程摆脱对中国医疗材料及设备的依赖,乃至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当然,口罩这事儿也没有就此“一锤定音”。
美国媒体报道,研究FDA法律的律师温妮萨·波拉德在接受采访时说,她知道一些医疗用品供应商正在询问FDA批准进口KN95口罩的事宜。
还有一个细节是,3月24日,特朗普在与韩国总统文在寅通电话时提出,希望韩方能提供用于抗疫的医疗设备。文在寅则表示,韩方提供援助物资时,可能需要获得FDA的批准。特朗普回应称将随即采取措施,使援助物资能在一天内获批。
这通电话4天之后,韩国就出现在了FDA的紧急批准认证清单中。
中方也在今天就此事作出了回应。
在4月1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华春莹回答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问题时表示,当前疫情形势下,口罩是各国急需物资,中国国内的需求量也很大。
中方企业正在开足马力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地生产,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尽量为各国防控疫情提供保障。
“的确,抗疫物资供应还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产品的认证标准差异等具体问题,但这些问题不应成为抗疫物资合作的障碍。”华春莹说。
中国调整医疗物资出口条件中国医疗物资出口,还有一个新变化。
3月31日晚上,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药监局联合发文,加强医疗物资出口质量管理。
自4月1日起,出口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呼吸机、红外体温计的企业向海关报关时,须提供书面或电子声明,承诺出口产品已取得我国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符合进口国(地区)的质量标准要求。
现在,国家药监局网站已紧急上线了7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信息专栏,包括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国产呼吸机、国产医用防护服、国产医用防护口罩、国产医用外科口罩、国产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国产红外体温计等。
所有目前已经注册批准的医疗器械产品,都可以在网上查询到名录。
据媒体报道,在此之前,对于检测试剂等物资,国外并未明确要求企业需要提供国内注册批文。国内企业即使未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注册批文,但只要拿到了国外认证,例如欧盟CE认证,就能允许出口欧洲国家。
新规意味着,即便有些企业得到了欧盟CE认证或美国FDA认证,只要没获得国内注册批准,就不能出口。
中国制造,不是想买就能买。
资料 | 环球网、每日经济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