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汤的组成、用法
组成: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切)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用法: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葛根汤的功用、主治
功用:发汗解毒,升津舒筋。治外感风寒表实,恶寒发热,头痛,项背强几,身痛无汗,腹微痛,或下利,或干呕,或微喘,舌淡苔白,脉浮紧者。现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痢疾以及关节痛等病证见上述症状者。
主治:治太阳病,项背几几,无汗恶风;亦治太阳阳明合病下利。
方义:成氏曰:「轻可去实,葛根、麻黄之属是也。」此以中风表实,故加二物于桂枝汤中。
方中葛根升津液,濡筋脉为君;麻黄、桂枝疏散风寒,发汗解表为臣;芍药、甘草生津养液,缓急止痛为佐;生姜、大枣调和脾胃,鼓舞脾胃生发之气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发汗解表,升津舒筋之功。
葛根汤的不同版本
版本一
【来源】《医学心悟》卷二。
【组成】葛根6克 升麻秦艽荆芥赤芍各3克苏叶白芷各2.4克 甘草1.5克 生姜2片
【用法】水煎服。
【功用】发汗解肌。
【主治】阳明经病,目痛,鼻干,唇焦,漱水不欲咽,脉长。
【加减】若无汗而口渴者,为热入阳明之腑,加知母;自汗而口渴者,加石膏、人参;自汗而口不渴者,乃阳明经中风,去苏叶,加桂枝;若春夏之交,惟恐夹温暑之邪,不便用桂枝,加白术4.5克。
版本二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异名】葛根豆豉汤(《赤水玄珠》卷十六)。
【组成】葛根60克 枳实(去瓤,麸炒) 栀子仁豉各30克 甘草(炙)15克
【用法】上药㕮咀。每次12克,用水300毫升,煎至24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主治】酒疸。由饮酒过多,胃内生热,复因酒后当风入水,以致身目发黄,心中懊憹,足胫满,小便黄,面发赤斑者。
版本三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组成】葛根 生姜各18克 独活12克 当归9克 甘草 桂心茯苓 石膏 人参 白术芎藭防风各6克
【用法】上十二味,㕮咀。以水1.2升,煮取300毫刀,去滓,每次服100毫升,每日三次。
【主治】产后中风,口噤痉痹,气息迫急,眩冒困顿。
版本四
【来源】《伤寒论》。
【组成】葛根12克 麻黄9克(去节) 桂枝6克(去皮) 生姜9克(切) 甘草6克(炙) 芍药6克 大枣12枚(擘)
【用法】上七味,以水1升,先煮麻黄、葛根,减至800毫升,去上沫,纳诸药,再煮取300毫升,去滓,每次温服150毫升,覆取微似汗。
【功用】发汗解毒,升津舒筋。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恶寒发热,头痛,项背强几几,身痛无汗,腹微痛,或下利,或干呕,或微喘,舌淡苔白,脉浮紧者。现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痢疾以及关节痛等病证见上述症状者。
版本五
【组成】葛根1钱,桂枝1钱,川芎1钱,细辛1钱,防风1钱,麻黄8分,枳壳8分,芍药8分,人参8分,炙甘草8分。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六引刘河间方。
【主治】寒邪在经,胁下疼痛不可忍。
【用法】上㕮咀,以水1钟半,入生姜3片,煎至8分,食远温服。
版本六
【药物组成】葛根4两,豉1升。
【处方来源】《医方类聚》卷六十二引《王氏集验方》。
【方剂主治】伤寒初起至2日,头痛内热,脉洪。
【用法用量】上用水3升,煮取半升,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