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下一句是“不要伤心不要哭泣,要相信未来美好的日子在等着你”,还是“这只是开始”?派克《少有人走的路》开篇之言:人生困难重重。
“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工作是大事,工作讲原则,讲道理,讲正确,生活是小事,小事讲风格,讲心理,讲有效。大事讲道理,小事讲心理。
临商银行食堂外试图开门的工人,以及开车走桥过河要拐大弯实际,说明打破固执思维困难性与可能性。
当我们习惯乘电梯上下时候,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一旦电梯有了故障,或者暂时不能使用,自然就要爬楼梯,爬楼梯给我们什么启示?一是我们都有多个解决问题途径。二是新问题出现就要尝试新方法解决。三是爬楼梯意味着不停转换方向,就会到达新高度。四是知道新方法并不意味就能解决问题,“每到人生十字路口,我知道哪条路是对的,可就是不走,因为这条对的路太他妈的难走了。”
不求不帮,求了未必帮,能帮也要用心理方式。如同大街上遇到牙齿不好的人,即便我们是牙科医生也不会主动指出来。对方希望一步到位解除问题,这时候也要避免直接告诉怎么办,有个怪物西瓜故事,说有人发现地里长了个怪物,圆圆的,有着绿皮花纹,跑去告诉另一个人。这个人有两种处理模式,一种是去地里看了看,就告诉是西瓜,别人还是一头雾水;另一种则是一起去地里,远远观望,慢慢靠近,甚至用东西触碰,发现没有危险,再围着触摸研究,最后这个人提议可以打开看看,露出红瓜瓤再建议品尝,最后大家一起分享了美味西瓜。显然,这个西瓜寓言故事,启发了我们用心理方式耐心曲折共情方式来有效帮助别人。
心理本质两句话
情绪是心理现象,也是一种心理过程。首先讲明白心理是什么,就是两句话,“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遇到谁这么说就是在讲科学心理学,不是伪科学,不是反科学。
1、第一句话机能就是功能,大脑是脑细胞构成却不是这团物质本身,如同大楼由钢筋混凝土构成却不是材料本身,我们用的是功能。
看一枚树叶,颜色是客观世界存在的吗,没有学过心理学的人认为是的,初中物理告诉我们,客观世界存在的是光波,进入眼睛变成神经信号进入大脑,形成颜色这个心理现象。朋友想学习驾照,测试后红绿色盲,无法区分红绿灯不能学习,我们看到的五颜六色,在色盲看来就是黑白世界。
声音也是,手机铃声响起,以为是手机发出的,其实发出的叫声波,进入大脑被接受的是声音,这是心理现象。人的声音范围16-2万赫兹,超声波次生波一样存在只是不能听到,就无法形成声音这个心理现象。遥远森林倒下大树,你会听到声音吗,不会的,因为声音信号传不到大脑。
疼痛感,过去没有药物治疗的糖尿病人晚期截肢,幻肢疼疼在大脑。牙疼民工拔牙,拔没了还疼,手术麻醉在大脑。
看看地球仪,存在上下吗,中国美国反过来的,都是朝上不朝下。有黑天白昼吗,跑到地球一侧远处会同时看到黑白天。再继续升高距离,空间站宇航员看到的只是蓝色星球一个。这就是高度决定视野,不同楼层看到不同风景,可悲的低层以为看到是高层。
世界存在中心吗,看不同国家世界地图,不同国家学生描述自己心中世界地图,截然不同的。人人自我中心主义,可悲是总认为看不到别人的看法,别人也是自己的中心,不能觉察不能换位思考才是可悲的。
实验检验,打手,树叶放到身后。
2、第二句话的理解。心理不是无中生有,来自现实但不是现实本身,属于自我大脑加工产物。
提问3句话反映这个人如何,单位如何,领导如何,同事如何,得出结论“你他妈的也不怎么样”。
有人开个玩笑,两个人听后反应会不同,一个人无所谓笑笑就是,另一个人可能非常生气。这就是刺激带来的反应截然不同。所谓大刺激小反应,或者小刺激大反应。
讲课反馈好是大家品质好。讲课可能大家听的不满意,认为胡说八道,可是为了表示尊重不得不认真听,课后反馈还会说讲的真好,给打个高分,这是大家心理反映,不是真实,真实的是大家优秀,而不是我优秀。有个说法,“别人尊重我,不是我多厉害,是人家厉害。”
复读高考生推迟去上学,家长焦虑,亲子关系冲突严重,为何?因此我们看到是孩子不是真实孩子,而是头脑想象出来的那个孩子,“只要努力了就能接受”其实看到还是自己心中的孩子。看待别人也是类似,导致理想与现实激烈冲突。
高考孩子,一个山大一个北大一个临大,谁最高兴,在于比较。
哲学文学佛学下的心理现象
加深理解心理本质,不同学科描述不同意思一样。心理学“你看到是你想看到的”,哲学“存在就是被感知”“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古希腊哲学家埃皮克迪特斯说过一句话,“一个人不是被事件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件的看法所困扰”,用合理情绪疗法通俗话语说,就是影响我们情绪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解释。
佛学说“心中有什么眼中就会看到什么”,慧能大师仁者心动故事。
王阳明心学“心外无物心即理也”,与学生踏春,学生请教:心外无物心即理也,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那这满山的花,在山间自开自落,难道是我们的心所控制的吗?王阳明笑了笑,意味深长的回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文学“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眼睛”。苏东坡:《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韦应物:《听嘉陵江声》“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鸣?”欧阳修:《赠无为军弹琴李道士》“弹虽在指声在意,听不以耳而以心。心意既得形骸忘,不觉天地愁云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