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之时,古人穿衣的材料主要是麻葛之类的材料,这其中有大麻、葛麻、苎麻等等材料。
以葛麻为例,那是一种极其粗糙的植物纤维,除了做衣服材料,古代还经常用葛麻来制作绳子,看重的就是它质地坚韧而粗厚。这种材质制作出来的衣服,是没有什么保暖效果的。
韩非子就能说过,冬天要穿鹿裘,只有夏天的时候才穿葛衣。可现实的情况是,韩非子所处的时代,只有贵族才有换季和保暖的衣服,平头百姓不要说裘皮,就连毛褐都没有。
绝大多数普通人能想到的御寒方法,就是往单衣里塞各种填充物。这种填充物,就是时下人们能理解的絮。
所谓的絮,也不是贵族所用的高档货,都是各种布料和材料所剩下的东西,全部混杂在一起,而后再填充到单衣里面,这样过冬的衣服就被称之为缊(yùn)。
缊这种勉强的保暖衣物,从春秋一直流行到宋明之际。战国时候,曾子作为一代大家,冬天御寒的衣服也就是一件缊袍。
哪怕是到了明代已经有棉花御寒了,宋濂在回忆起年轻求学的场景时,还曾提到自己在寒冬腊月里只能以缊袍御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