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见愁 别名:小花刺针草、小花鬼针草、细叶刺针草、一包针、狗札札草。生态:为莱科刺针草属植物细叶刺针草的全草入药。一年生草本,高20-70厘米。茎细,直立,深紫色,多分枝。单叶对生,具细柄,2——3回羽状深裂,最终裂片条形或条状披针形,宽1-3毫米,秋季开花,头状花序有长梗,总苞细圆柱状含苞片2—3列,总果散开,蒴果条形四棱,顶有针状倒刺。生长环境:生于林缘、向阳草地、路旁、荒地等处
鬼见愁是无患子的俗称。
无患子属于无患子科无患子属,古时又称“桓”,又有噤娄、肥珠子、油珠子、鬼见愁等别称,本草纲目称为木患子,香港的旧式药材铺习惯称为木眼仔,四川称油患子,海南岛称苦患树,台湾又名黄目子,亦被称为油罗树、洗手果、肥皂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