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依赖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动机理论和归因理论

首页 > 时尚 > 作者:YD1662025-05-07 15:33:34

相互依赖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动机理论和归因理论(1)

作为国际政治学的一种比较系统的理论,相互依存理论最早见诸于理查德·库珀的《相互依存经济学——大西洋社会的经济政策》;

1977年,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发表《权力与相互依赖》后,相互依存论便逐渐成为一种理论。

基欧汉和奈对相互依存进行了如下定义:世界政治中的相互依赖,指的是以国家之间或不同国家的行为体之间相互影响为特征的情形。这些影响往往源自国际交往——跨越国界的货币、商品、人员和信息流动。

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是:

查德·库帕及其《相互依存的经济:大西洋经济政策》;

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合著的《权力与相互依赖——转换中的世界政治》以及威廉·考普林的《国际政治入门》。

相互依存理论反映了战后出现的国际体系的新格局,触及到当代国际社会中国家关系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日益增强的这一全局性变革的特点。但是作为一理论框架,其局限性亦十分明显。

首先,虽然该理论原则上承认均等关系,但实际上依然注重“实力”在相互依存关系形成中的作用;

其次,虽然提出要注意第三世界的作用,强调世界的互为依赖,但实际上仍坚持依附关系,认为第三世界国家要依附于强国、富国;

第三,该理论尽管提出了解决全球性问题和建立世界秩序的任务,但实际上主张在不改变国际关系旧秩序的前提下,解决各国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目前,该理论尚处于发展和完善的进程之中。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