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文献角标通常应该按照国家标准GB/T7714-2015的要求进行设置。下面是具体的步骤:
1.文献引用方式
文献应采用引用著录方式,即在文中引用时,用方括号括住文献的编号。
例如:文献[1]表明…
2.文献编号的编排方式
文献编号一般按文献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排,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用方括号括住。
例如:[1]、[2]、[3]……
3.同一著者的多篇文献
若引用同一著者的多篇文献,则应按出版年份的先后顺序排列,年份后面添加小写字母a、b、c等,用于区别不同文献。
例如:[1a]、[1b]、[1c]……
4.多篇文献的引用
若同时引用多篇文献,则编号之间用半角分号分隔,末尾文献编号与分号之间不留空格。
例如:[1];[2];[3]……
5.缩略词的使用
对于重复性较高的期刊名称,可以采用缩略词表示,国家标准中提供了大量期刊名称的缩略词规范,需要注意缩略词的大小写、格式等。
例如:JCC(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以上就是论文文献角标的基本设置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文中引用时一定要正确括住文献编号,并且按照国家标准GB/T7714-2015的要求进行设置。
论文文献角标包括正文引用和参考文献列表两部分,需要在撰写学术论文时格外注意。
通过标注文献角标能够较为规范地引用别人的观点和研究成果,从而提高学术论文的严谨性和可信度,也是学术规范的重要组成。
正文引用需要在对方姓名、年份和页码之间加上圆括号,并且与正文相连;参考文献列表则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将引用的参考文献排列好,并按照学术规范书写其各项信息,例如作者、题目、期刊或书名、出版社或出版社所在地、出版年份等。
在这个过程中,学术论文作者还应当遵循所在领域的惯例和要求,以确保文献角标和参考文献的规范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