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特征

首页 > 时尚 > 作者:YD1662025-07-01 07:41:13

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特征(1)

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

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为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

在垂直方向上,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如在森林群落中,植物明显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从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角度分析,乔木层的植物生活在森林的顶层,都属于阳生植物,也就是说,乔木层的植物只有在较强光照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而灌木层植物属于耐阴植物,能适应弱光环境,草本层植物都是阴生植物,在较弱光照下才能正常生长。所以森林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生物适应环境的结果。事实上,阳光射入森林后,绝大部分被乔木树冠摄取,射到灌木层的阳光大约只有10%,到达地面的阳光只有1%,因此底层的植物只有在微弱的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

在森林群落中,鸟类的分层分布与食物(食性)有关。顶层的雀鸟以乔木种子为食,中层的煤山雀、黄腰柳莺和橙红翁等鸟类以灌木种子为食,并在灌木层营巢,而底层的血雉和棕尾红雉等森林底层鸟类主要以地面的苔藓和昆虫为食。

湖泊中的生物群落的分层现象,例如:鲢鱼栖息在水体的上层,鳙鱼栖息在水体的中上层,草鱼栖息在水体的中下层,青鱼、蚌、螺蛳等栖息在水体的底层。湖泊中的生物群落的分层属于垂直分布。

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

林地中的生物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暗、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沿着水平方向分布成不同的小群落的现象叫水平结构。例如,在森林中,在森林树冠下或因地面起伏不同的原因光线较暗,分布着不同的阴生植物种群,而在树冠下的间隙或其他光照较充足的地方,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明暗、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群落内水平的二维空间中生态因子常常不均匀,如林冠光照的不均匀性,造成下层植物不均匀,光照强处生长阳生植物,光照弱处生长阴生植物,几乎全部郁闭的树冠下,很少有草本植物。

1、释义区别

水平结构:水平结构是指生物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阴暗、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地段有不同的分布。

垂直结构:垂直结构是群落在空间中的垂直分化或成层现象。

2、举例区别

水平结构:在森林中,在乔木的基部和其他被树冠遮住的地方,光线较暗,适于苔藓植物生存,而属管辖的间隙或其他光照较充足的地方,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

垂直结构:麻雀分布在乔木的较低处(高度较低的树丫)或灌木林中,而白鸽则分布在乔木林的最上层。这样,想象一下:较低处分布的全部都是麻雀,较高处分布的全部都是白鸽;上面是白鸽层,下面是麻雀层,这就是分层现象,是竖直方向上的。

3、成层区别

水平结构:水平结构没有成层现象。

垂直结构:群落的成层现象保证了生物群落在单位空间中更充分的利用自然条件。成层现象发育最好的是森林群落,林中有林冠、下木、灌木、草本(herb)和地被等层次。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