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与手机分离了怎么办,手机屏与机身分离怎么粘合

首页 > 数码 > 作者:YD1662022-11-26 14:12:53

对于苹果和安卓用户来讲,想进行互联其实并不容易,这两主流平台之间看似是一道无法打破的墙,不过依然有国内厂商试图打破彼此间的隔阂,这对于移动生态来讲,是可以起到正向作用的。

早期用户可以使用安卓原生的Android文件传输、锤子科技的SmartFinder。

手机屏与手机分离了怎么办,手机屏与机身分离怎么粘合(13)

而vivo则更进一步,通过“量子平台”套件实现了Mac端登入。不过在功能方面就“相形见绌”了,只提供基础的多屏协作功能,和华为功能类似,不过在Mac桌面上使用鼠标滑动屏幕时,手机也没有暗屏,使用下来只能作映射功能使用,此外还有较高延迟,这都直接影响了Mac苹果用户对于安卓适配的质疑,未来还是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从现阶段发展而言,随着5G逐渐普及以及WiFi6、WiFi6 普及,网速下行速率以及上行速率的全面提升为近地传输提供了稳定保障,其实之前看某B站百大博主视频时候我就在想,5G和WiFi6真的有用吗?

如果放在今天来评述,基于移动终端厂商提出的万物互联的多设备联动场景来看,高带宽、高频宽以及低延迟绝对是必备条件。

不管是对消费者还是厂商,无线协议规格越高,体验越好这点是毋庸置疑。其实从这几个厂商的多屏互联体验来看,感知最强的部分其实就在于延迟,这需要上游无线协议制定方和下游厂商共同解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头号玩家》那种0延迟技术的。

话说回来,其实多屏协同看似就是几个屏幕事儿,但其实这背后展现了厂商实力。此外,即使有软件优化实力,而缺少产品线支撑,也是徒劳。而对于消费者而言,其实更多的还是会优先考虑同品牌设备来进行联动,未来IoT核心赛道玩家只会更少,而对于没有任何特点,只跟着其他寡头来“复刻”功能的厂商,其综合竞争力只会越来越低,也不排除被挤出赛道可能。

眼下像华为和苹果这样既不缺研发实力又不缺用户的品牌,面对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是要第一时间与软件开发者沟通,最起码支持多一些的应用。

尤其是华为,也不能都还是宣传鸿蒙3.0了,支持的“流转”程序还是演示的那几个啊,对吧?

,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