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安装内存卡教程,安装手机内存卡的步骤

首页 > 数码 > 作者:YD1662022-12-01 00:17:22

简单来讲,zRAM是通过把不常用的应用代码进行压缩,使用时候再进行“展开”,这种压缩和展开方式,对处理器运算能力比较依赖。而swap是目前手机厂商最常用的技术。是把空闲的ROM中划定一部分容量作为RAM运行内存使用,这样手机就可以把一部分应用软件通过这种方式,让它暂存在ROM中划定的空间中来读取运行。

但问题是虽然ROM的存储读写速度经过发展有提升,但仍然没有达到运行内存本身的速度,应用数据一多,就会出现明显卡顿。

手机安装内存卡教程,安装手机内存卡的步骤(5)

手机安装内存卡教程,安装手机内存卡的步骤(6)

不管使用哪项内存优化技术,要不就造成处理器高负荷运行发热,要不就造成本不该出现卡顿的应用卡顿。

而华为的空间存储压缩功能是根据系统中一个“标识”来筛选重复文件,但现阶段有很多应用并不会直接提供这个标识。并且应用一多,筛选便会一直在系统后台进行,对于手机重度使用者和手游玩家来说,这样频繁读取是否会间接对ROM带来额外损耗就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接下来的问题是,内存拓展真能带来实打实的流畅性提升吗?

从国内测试结果来看很出乎意料,打开这种“内存融合”技术后,很多原本没有出现流畅性问题的机型都出现了系统卡顿,发热情况,甚至部分在通过增加可用内存,比如从3GB提升到7GB后,表现反而没有关闭这项低内存效果好。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小米会着重优化3GB带来的效果,而不是盲目增加内存拓展的容量,显然前者带来的应用效率是要超过后者的。

单靠手机厂商并不够

在我看来,简单的通过“内存扩展”技术以及“空间存储压缩”功能来提升系统流畅性,一开始会觉得流畅,但久而久之,反而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新情况。

安卓会越用越卡这是系统作用机理问题,打开APP软件一次除了会来回往复读写外,还会留下一定信息碎片,同时还会有强制回收应用问题,久而久之,就会造成系统卡顿发热。

安卓手机加入“内存融合”技术初衷非常好,但问题是,不同品牌的手机,RAM和ROM规格不尽相同,这样就导致在千元机上和旗舰机中开启“内存融合”后的体验完全不同。

很有可能旗舰机因为的RAM和ROM能够承载更大的的读写数据,反而通过这样的“借用”ROM技术手段可以提升系统流畅性,而中端机RAM和ROM因承载的读写差距较大,反而开启后,加上处理器性能并不足以“供能”,就会造成系统、应用卡顿,效果适得其反。

当然想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是安卓厂家问题,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上游应用APP开发商和上游硬件供应链协同解决,在之前《2022年,安卓手机为什么要全面普及64位应用?》这篇文章中,我就有表示:

目前很多主流软件仍为32位应用,如果运行在骁龙8 和天玑9000这类的新架构处理器上,就只能被锁定在低性能核心上,这样不管是锁屏“睡眠”还是打开“性能模式”运行,应用始终都处在并不省电的核心上,会因核心性能不足造成卡顿还费电。

不管是最早的安卓“黄油计划”,还是6.0引入的延缓App后台的CPU和网络活动减少电量的消费的Doze模式,其实在国内都出现了水土不服情况,国内的安卓应用程序会读取各种信息,甚至会应用联动,加上动辄几百兆大小,它们的进程会想方设法的存在于系统后台,无法完全关闭。

手机安装内存卡教程,安装手机内存卡的步骤(7)

而在压缩数据提升“读取性能”这件事儿上,谷歌已经在 Android 13中默认将可扩展的只读文件系统(EROFS)作为系统分区,这能让系统分区随机读取性能平均提升20%并减少14%系统空间占用,还可避免低内存情况下的卡顿。

这也是华为在EMUI 9.1就采用的技术,只不过之后做了开源,后续也有其他品牌跟进。

而考虑到目前国内升级到Android 13的机型并不多,这项技术无法再大众用户中进行快速普及,而对于较早的中端机来讲,能不能升级到 Android 13还是个问题。

对于大众用户而言,如果不是像我这样的手机装几百个APP的重度用户,现在的8GB、12GB RAM是完全够用的,如果容量不是非常满,动态空间存储压缩功能并不能派上用场。

最后我想说,如果通过这样复杂的设置才能提升手机体验,这本身就是有悖于厂商们所说的科技以用户为本的初衷。我能理解安卓手机厂商迫切想提升系统流畅度,但这可不是光靠手机品牌自身努力就能实现的,而是整个安卓生态共同作用结果。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