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的应用体验除了“大” 并无独特优势
过去iPhone的尺寸太小,4英寸的屏幕很多人感受到局限,而iPad的超大屏幕可以更加清晰的展现APP的内容,这让一部分用户感受到iPad魅力。如今这个优势随着手机的屏幕的升级已经当然无存了。
应用模式并不友善
iPad的应用模式也并不友善,为什么这么说呢?iPad的重量太大,尺寸也太大,移动携带很不方便。在地铁或者飞机上应用,长时间托在手里,非常的疲倦。而可以放置支架的使用环境并不多。即便是在家里,很多人也懒于长时间抱着平板,他会让你胳膊非常酸痛。
iPad尺寸大 同时也具有携带不便 使用容易疲倦的问题存在
过去iPad在飞机应用有着独特优势,因为在飞机上需要手机关机。而随着中国民航的规定更改,如今只要手机调成飞行模式就可以了。这意味着iPad在飞机上不用关机的优势也没有了。出行再带着iPad的理由又少了重要一条。
性能升级效果不明显
其实就连苹果对于iPad产品的更新,也并没有什么真正的策略。除了升级一下屏幕分辨率,升级一下产品CPU之外,其实每一代iPad并无明显差异。特别是iPad并不像手机一样,需要安装非常多的APP,因此在性能升级超过某个临界点的时候,用户已经感受不到iPad的升级的优势了。因为iPad的性能再提升,APP打开的速度,系统的顺畅程度也不会有翻倍的提升了。
iPad的升级基本沿着尺寸变化和性能升级两条线 并无显著成效
苹果进行了几次屏幕尺寸的划分,有7.9英寸的入门产品,也有12.9英寸的升级产品。两者的定位不容,小一点的产品是便携的娱乐产品,大一点的则面向教育用户以及专业用户。不过小尺寸的入门产品并没有明显的提振销量。
笔者倒是认为大尺寸的iPad Pro是一个发展方向。笔者看来,iPad在个人娱乐市场的竞争力会越来越小,反而在一些专业市场有发展潜力,比如教育市场,零售市场以及餐饮行业等等。不过iPad在这些行业要明亮低价安卓平板的竞争,因此压力也不小。不过iPad毕竟具有系统和品牌的优势,在高端市场还是有自己的话语权。总体来看iPad在个人消费市场的式微已经不可扭转,但是其在专业市场的挖掘还不够,未来应该加大在专业市场的经营。
未来iPad可以拓展商用市场
对于个人用户来说,如果你已经有了6英寸以上的iPhone产品,笔者建议你还是不要入手iPad产品,很快它就会成为你的吃灰大军的新成员。而对于一直没体验过苹果产品的用户,则是可以入门一款入门级的iPad产品,在家的时候拿出来娱乐娱乐,也不失为一种轻松的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