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备健康概念
设备健康由三个方面的要素构成:自身素质强健、防御自愈机能完善、运用和管理科学。
(2)设备健康分类
“设备健康管理”把设备分为三类状态:健康、亚健康、故障。设备使用寿命是从健康一亚健康一故障一报废,即设备形态与性能由量变到质变的动态过程。
(3)设备管理定位
设备健康管理和维修的理论、模式、制度是人-机(主动与被动)结合的前瞻性管理。它以设备的健康管理为核心,重点锁定设备的“健康和亚健康”阶段,以保持健康状态的持久性和稳定性为评价标准。以企业价值为目标,发挥设备的最大效益,研究设备动态损伤规律,设计和实施预防保健、健康监测、平衡调整、动态养护维修对策和健康保健制度。
(4)设备健康监测的特点
①设备健康保障是监测目标。健康管理监测对检测的内容、频次、参数分析诊断等进行了科学设计,选定动力性、经济性、净化性、安全性四大类健康指标,为维修保养方案提供准确选择和有效指导。
②设备状态跟踪是监测重点。健康监测追踪动态参数的变化,特别是“亚健康状态”的变化,增加监测的频率和内容,在每次保养中都进行全面系统检测,有效监控设备工况的变异、防御自愈能力的衰减、损伤量变的程度,适时进行调整,恢复健康,防止故障生成。
③仪器设备是必备手段。把设备状态信息的采集、分析、诊断和调整、保养、维修决策延伸到设备应用第一线,改变企业缺乏监测设备,依赖经验和“不病不看”的现状。提高设备健康监控水平和维修保养的效率及质量。
④信息网络化是发展方向。信息网络化是设备管理的发展趋势。通过开展设备健康管理培训、全员生产维护(TPM)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全面促进设备管理的现代化。
设备预测性维护
设备健康管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就是设备故障预测。所谓故障预测,其预测基础是设备运行历史数据或运行时设备状态参数,其预测目的是预知设备未来的运行状态,以便于维保人员有准备性的进行设备维护,尽可能地保障生产的持续性,杜绝非计划性的停机、重大故障等事件的发生。
健康状态预测更加偏重设备整体未来的健康状况,尽量不陷入具体某种故障的分析中。在综合考虑设备维护方案经济性、时效性、可行性、高精度、低复杂度等现实要求基础之上,定位在整体设备、子系统级别的健康状态预测是复杂装备开启预测性维护的最佳切入方式。
为了实现不间断安全运营,保证机器的正常安全高效运转,这就需要超前性的实时在线监测,可以在机器还没有发生故障之前就通过机器的各种运行参数预测故障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出现的时间,通过预测设备的时间依存性故障来改变设备的维护方式。
(1)设备预测性维护动态管理
通过设备FMEA分析确定基本维修方式有三种:预防性维修(包括定期维修和状态维修),改进维修和事后维修。
对设备的每一种故障模式,考察其发生频率(Occurrence,O)、严重性(Seriousness,S),和可检测性(detectability,D),然后综合这三项指标得到危险优先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根据故障的频率、严重性、可检测性和危险优先数来决定设备采用何种维修方式。
(2)选择设备的维修方式
①根据故障频率、严重性、可检测性和危险优先数RPN来决定采用何种维修方式。
②制定对每一种故障所采取的纠正措施、措施执行频率及维修主要执行者。
③根据设备数据库数据资料,通过对关键设备潜在故障模式及后续分析的结果来调整设备维护方式。
(3)可持续性
①根据目标值衡量修改后的预防性维护的方法,包括设备重要、维护内容、故障原因、影响度、改进前故障率、原来预防性维护计划、现在预测性维护措施、完成时间、采取措施、改进后故障率、修改预防性维护的方法以及考核计算关键设备备件的寿命周期与关键设备备件有效库存量。
②不能达到目标值时提出改进措施,包括设备FMEA模式及后果分析失效确定新的设备FMEA模式。
③能达到目标值时根据评审报告提出新的目标值,包括设备状况评估和改进报告,当预防性维护在日常维护中成为延长元件生命周期的常用方式时,预测性维护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监控重要元件状况的功能,从而能预测和避免不必要的停机。
④设备管理部门还需进行管理预防/状态性维护、准确的数据存储与计算工作,根据数据资料持续改进设备各项指标。重要的是从技术角度将这些数据互相有效集成到设备维护管理系统中去。
⑤在建立设备维护机制的基础上,把维护保养的内容和标准溶解到设备管理活动当中去,使维护和保养工作做到有质、有量、有形、有效的开展,做到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经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