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摩逊)
1989年,孟晚舟即将迈入高三门槛,这时她还叫“任晚舟”。
这一年,为了女儿能有更好的发展轨迹,任正非将其转学到深圳。
孟晚舟也在此时为自己改名随母姓。
次年,她如愿考上深圳大学会计系。
毕业后,她进入建设银行网点成为一名普通柜员。
窗口事宜琐碎而精细,需要不断重复且容不得出错。
这段工作经历培养了孟晚舟细致耐心的业务素质,为之后掌管千亿集团的财政大权打下基础。
在银行干了一段时间后,因网点整合被撤,21岁的孟晚舟加入父亲的公司。
1993年的华为,还是一个刚成立仅6年的小企业。
主营交换机业务,正在研发属于自家的第一款新品,困难重重。
因此孟晚舟没有丝毫集团公主的优越感,只是隐姓埋名从最底层做起,和三名女孩负责总机和资料打印等“低阶”文员工作。
她在公司内刊中,曾记录过这段历程:
“那时候,公司的总机是一个有着密密麻麻键盘的平板,足足有一张办公桌那么大。
每当电话打进来,红红绿绿的信号灯就会不停闪烁。
手忙脚乱的我,不知道转错过多少电话。”
万丈高楼平地起,孟晚舟的华丽蜕变之路,有着跟大多数平凡女孩一样的起点,充满职场小白的慌乱与辛苦。
任正非的公司不养闲人,即便是亲生女儿也不例外,想要晋升,得靠实力去争取。
孟晚舟一边做着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打杂差事,一边盘算着怎么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老爸是铁定指望不上,想要让他平白无故提拔自己,根本不可能。
公司从来没有任人唯亲的先例,只有狼性管理的传统。
任正非亲口说过:“社会阅历的第一条是对人要有认识,当秘书有助于积累这些经验。”
因此,孟晚舟“作为早年公司仅有的三个秘书之一”,父亲认为这个工作最适合她的目前水平,没有水分。
她便不断寻求机会,主动要求随团到莫斯科参加国际通讯展,出去见见世面。
正是这次出行,让她找到人生方向和奋斗目标。
1996年,24岁的孟晚舟第一次身处异国,被安排处理一个小任务:用美金换卢布。
说起来很简单,直接去银行操作就可以了。
可初涉经济市场,孟晚舟还没有树立起完备的国际金融观念。
因为疏忽了汇率的放大效应,导致少换回100美金。
这次可大可小的失误,让会计出身的她耿耿于怀,下定决心恶补财务知识,不再犯这种低级错误。
1998年,孟晚舟攻读华中科技大学的财务专业硕士生。
顺利充电镀金后,正式从行政人员转向财务部门,涉足集团核心领域。
这年的另一件大事,是她同父异母的妹妹姚安娜出生。
此时孟晚舟26岁,跟妹妹差了一辈。
虽说同是集团公主,但无论从年纪阅历还是成长环境,两人的境遇都天差地别。
姚安娜是蜜罐子泡出来的,孟晚舟是奋斗出来的。
当妹妹还在牙牙学语时,姐姐已经可以独当一面。
(左孟晚舟,右姚安娜)
孟晚舟进财务部的第一件事,还是“打杂”:
整理乱七八糟的票根单据,按流水序号排列装订好,再贴上牛皮纸封面封底。
可见当时任正非的公司,连个像样的财务管理都没有。
如此基础的流程,还是等孟晚舟来了才开始执行。
2003年,她组织全球统一的财务系统,并进行架构、流程、制度、IT平台等标准化和统一化建设。
2005年,她建立5个财务共享平台,推动集团支付中心运作;
2007年,她推行财政变革,使数据更完善、更准确、更有价值。
在财务部门踏踏实实干了十多年后,2011年,孟晚舟才被提升为公司常务董事兼CFO(首席财务官)。
这时,孟晚舟39岁。
这个职位显然不是靠嫡亲关系得到的,也不是靠熬资历就能水到渠成。
当年任正非邀请IBM顾问团入驻公司,发起内部改革,至关重要的财务部门自然首当其冲成为重点优化对象。
任正非对财务人员提出硬性要求:
必须去到现场干拧螺丝的活儿,即下放到一线了解业务情况,以此感知集团对项目的交付过程。
孟晚舟作为IFS(集成财务转型)项目的全权负责人,立马行动起来。
她奔忙于全球各地,物色大批业务专家和干部进入队伍。
同时从上而下,把大批财务干部派发到各地业务组织。
大刀阔斧的转型,势必会遇到不可预知的阻力。
在这个过程中,孟晚舟一人顶住各级压力,全力按指令实施。
因为任正非已经发话:“IFS是公司层面的变革,不只是财务体系的变革。
如果对变革不适应,应该削足适履。”
意思就是,如果任务完不成,也不会改变目标,只会换人接着干。
这个项目从2007年启动,到2014年完成,用了将近8年时间。
孟晚舟经受住考验,在这次历练中成长为更具全球化视野的领导型C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