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以华为的P10 Plus和Mate10 Pro做个例子。主要看两个指标,手机的长度和宽度。
前者是5.5英寸的16:9屏幕,后者是6.0英寸的18:9屏幕。虽然屏幕变大了,但两款手机的机身长、宽基本几乎没有差别。手感、携带自然也不会有太大差异。
在“理想”的全面屏升级路线中, 把5.5寸普通屏拉长一截,再把额头下巴做窄,就成了6.0英寸的全面屏。对应的机身尺寸变化不大,屏幕PPI也不变。
考虑到过去5.5寸是最受欢迎的手机屏幕尺寸,所以到了全面屏时代,6寸就成了新的“主流”。
▲所以别看iPhone X有5.8寸,就以为它有多大。其实它就是拉长了的5寸屏,说白了就是全面屏时代的“小屏手机”。
▲不过理想归理想。
对于千元机来说,即使换上了18:9屏幕。由于工艺的限制,下巴、额头很难大幅收窄。
像红米Note4X升级到红米5 Plus,5.5寸普通屏升级到6寸全面屏,手机的宽度没有太大变化,但长度明显增加。
所以握持手感没有变化,但是便携性会变差。最明显就是放口袋里会长出来一截。
▲所以如果你很在意手机尺寸,或者握持的舒适度。选购新手机的时候,可以灵活利用上面的尺寸对比工具。比单看英寸数要靠谱得多。
有没有必要上“全面屏”?
说穿了,近期的这波“全面屏“的升级,就是探索在不扩大机身的情况下,通过拉长屏幕来实现更高的屏占比和空间的利用率。
屏幕比例变了,自然就会有内容和设备相互适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