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防护最可靠?
——关于公文防错漏问题的反思
前几天,我们单位发生了一起公文出错漏的“事故”:
直属单位起草的一份报告,按程序一路走到领导那儿,领导批示让我审核后上报。我在纸质文本上作了些修改,并注明“请清稿并认真校对”。主办处室及时在电脑上清了稿,也认真做了校对,然后将电子文档拷进U盘,拿到我们单位办公室编好文号、套上红头打印出来,盖好章,及时报了上去。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直属单位的电脑刚刚完成了国产化替代,新款电脑里的文档处理软件是WPS,而我们单位办公室的电脑是前几年购买的,处理文档用的是Word软件,打印过程中,也许是因为两套软件的兼容性有问题,文档中整整一行字被“吞”掉了。
负责办件的同志考虑到这篇稿子之前已经走完了发文程序,而且在电脑上认真校对过了,对最终的打印稿(这是专报件,连存档在内,打印5份即可)就没有再次校对。机要室的同志看到手续齐备,也就盖了章。结果,这负责办件的同志考虑到这篇稿子之前已经走完了发文程序,而且在电脑上认真校对过了,对最终的打印稿(这是专报件,连存档在内,打印5份即可)就没有再次校对。机要室的同志看到手续齐备,也就盖了章。结果,这份少了一行字的报告送上去,上级领导慧眼如炬,发现了错漏,在接不上茬的地方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这份报告被签退回来以后,我们单位的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连夜召集有关同志召开反思会,要求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批评,并查漏补缺、举一反三,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凡事责于己。尽管这起事故我没有直接责任,但这个报告毕竟过了我的手,作为一名机关“老秘”,我心里还是颇为内疚,很不是滋味。除了提醒下级同事今后一定要注意此类问题,指导办公室完善文稿审校制度,我自己也对公文防错漏的问题作了认真反思。
一份公文,从起草到上报,中间要经过很多道工序。任何一个经办者麻痹大意,任何一个环节存在疏漏,都有可能导致“问题公文”悄悄溜过去,“带病”过关。那么,对公文错漏我们该如何严加防范呢?
多年前,我在高校办公室工作的时候,分管过单位的档案室。在现单位,我也当过信息管理处处长。无论是档案安全还是信息安全,都要求做到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合一”,把制度防范贯穿其中。我觉得,这套方法也完全适用于对公文错漏的防范。
人防,就是要做到一道工序一个关口。从公文的起草者到审核者、签发者、印制者、校对者、用印者,每个人都是质检员,人人都把自己这一关当作最后一关,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物防,从公文防错漏的角度来说,最重要的是确保电脑设备不出问题。我在这里所说的“不出问题”,指的不是电脑软硬件上的故障,而是不因文档处理软件的版本不同、兼容性不够,导致排版错乱、文字重复或者被“吞”掉等问题。实际上,不止WPS和 Word软件之间有可能出现这类问题,不同版本的Word软件之间也有可能出现,我就遇到过这种情况——写好的稿子在自己的电脑上看没有问题,但换一台电脑来打印,结果某一页的最后一行在下一页的第一行重复出现。解决这类问题,最好的办法是确保一个单位的所有电脑里,安装的都是同一种、同版本的文档处理软件。现在,各地都在积极推进办公电脑国产化替代,这一点应当引起注意。
技防,主要是提高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专职文秘人员的文稿写作、校对、勘误水平,也包括用好文档处理软件自带的检查功能。比如,在电脑上写完一篇稿子以后,对Word文档中自动显示出下划线的内容,要多看一眼,看一看是不是有错别字,或是误用标点符号的现象。
制度防范,就是要切实扎紧制度笼子。既要对公文处理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岗位作出严密的制度规范,又要强化制度执行,把制度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制度威力转化为办文质效。从人防、物防、技防到制度防范,排在第一位的是人防,最靠谱的也是人防,毕竟“物”和“技”要靠“人”来用;制度是人定的,也要靠人来执行。
人防,很重要的一条经验是公文的起草者除了自行校对,还要换人校对、交叉检查,因为人都会有一种敝帚自珍的下意识,加上经验主义作祟、思维惯性仍在起作用,自己写的东西往往会看得比较顺溜,不太容易看出小毛病。
人防的关键之关键,在于责任心。有强烈的责任心,才能让“从严”这根弦时刻绷紧,让“从严”这把尺一量到底,才能让岗位不虚设、程序不空转、职责不失守,才能确保“文经我手无差错,文过我眼请放心”。
从前面列举的事故中可以看出,公文防错漏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只要动过稿子,不管是手改还是在电脑上改,不管是换了一台电脑来处理还是换了一个人来接手,都要从头到尾、认认真真检查一遍,该签字的必须签字、以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