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AppleStore)
苹果让过去只存在于NFC规划阶段的无接触支付进入了现实,让手机能够像支持RFID支付的银行卡那样快速移动支付,甚至更胜一筹,因为用户不用在拿着手机的时候再单独掏出卡片进行付款。在苹果和银行支付系统的双重背书下,ApplePay终于让NFC被相当多用户所利用到。
(图片来源:RFID世界网)
随后,众多安卓厂商也不甘落后,纷纷跟进,推出自家基于NFC的各种移动钱包应用,如华为pay,三星pay等。其本质上都是通过NFC模拟银行卡,最终完成支付的通信校验全流程。
在几乎被微信支付宝的二维码支付的中国市场,NFC移动支付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但是,经过不断地探索,也是找到了其基于移动支付的变种场景,那就是交通卡,门禁模拟,以及虚拟身份证这些具有庞大的用户覆盖面的使用场景。如今,在中国的各大城市中,大多数人都选择地铁出行来避免受到交通拥堵的影响,而NFC的使用就为用户提供了非常良好的使用体验,与微信支付宝的二维码支付不同,NFC无需用户打开或调取任何应用,只需轻轻一碰,支付就已完成,整个过程非常迅速。
(图片来源:搜狐网)
随着NFC的普及化,我们出门所需要带的卡片越来越少了,公交卡,门禁卡,各种银行卡和信用卡,统统都可以模拟或通过手机钱包APP绑定进手机,再通过NFC根据不同场景智能调度,对于某些容易模糊的应用场景或者可能存在多种同类卡的情况,用户也可将某张卡设置为默认卡,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ETC的充值方式对于一些车主来说一直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最初,车主们只能跑到各个网点进行充值,劳神费力,这更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ETC的发展。而后随着网上支付的普及,微信,支付宝等软件推出了一些相应的小程序方便车主网上充值,但是,充值方式仍旧复杂,首先,用户需要一定的微信分、芝麻分才能够进行充值,随后便是各种信息的填写,还有着一定的支付限额,这使得不少用户捶胸顿足,直呼麻烦!现在,车主们可以下载相关APP,进入NFC充值界面,预填好充值金额,然后打开NFC功能,将卡片贴在手机NFC功能区,手机便可自动读取卡内信息并完成充值,整个过程十分简洁。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各大手机厂商开始的影像军备竞赛,各品牌手机的相机模组越来越大,似乎留给NFC的空间越来越小了,像现在如小米13系列和vivox90系列,都选择将NFC与无线充电线圈合并,置于手机中部区域。但是,这与大多数用户喜欢用手机顶部触碰的使用习惯是不相符的,如果每次使用NFC功能,都要用户去刻意调整手机位置,也与NFC支付主打的随意理念背道而驰。这是需要各大手机厂商需要解决的问题,像真我的“全方位感应NFC”与iPhone的将其做成LCP天线的解决方案就是不错的选择。
(图片来源:真我官方)
另一方面,随着各大手机品牌开始布局互联网生态,多设备协同成了一个主打功能,NFC也在其中充当了一个重要角色。华为的多屏协同就是一个重要的代表,华为在电脑上内置了一块NFC芯片,在连接同一局域网,手机同样只需轻轻一碰就能与电脑互联,其中功能包括剪切板共享,手机屏幕投影等等,极大地便利了用户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