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沸沸扬扬的“黄氏姐妹谁冒名顶替学籍”的事沸沸扬扬。有网友说顶替的是学籍,有网友说是顶替了本人,。小编为大家科普下那个年代是怎么运作这种事情的
那个年代中专生、师范类是香饽饽
小编是80后,在小编上学的时候身边有很多这种事情。出现这种情况的最大原因是当时是不允许复读生考中专、师范类学院的。在今天看来中专生跟文盲一样,但是在那个年代,中专生、师范类是最吃香的,关键是毕业就能包分配工作,农家弟子鱼跃龙门最有效的途径。小编的亲哥哥,在91年的时候中考400多分,当时县城两所高中加一所师范都录取了,经过家人的再三考虑,他去了市里的一所职高,原因就是毕业就可以分配到国营正式单位,家里人为此花了6000多元给哥哥买了个城市户口。在那个年代,6000多虽然不是天文数字,但绝对是一笔大开销。随着社会的发展,中专生,城市户口一文不值。
那个年代的南下打工潮
不知道那个年代南方的小伙伴们考不上了怎么办。在小编身边初中毕业的时候,没考上学的大多都南下打工去了,毕竟,有一份收入就能为家里减轻很大负担。继续上学的话家里还得支付昂贵的费用。很多人考上高中了,就因为家里经济情况而放弃选择了打工,更别说你没考上。
不允许复读生考取中专、师范类
当时的政策就是这样的,有少数比较有远见的父母,一定要孩子继续学习深造,那你没考上怎么办?这时候就是“顶替学籍”粉墨登场了。一般找的学籍都是确定该生已经放弃学习了,尤其是中途退学的那种,还有就是考上了但是不去报道,急忙走向社会的那种学籍,利用信息不对称,管理上的漏洞。谈不上谁违法违规,当时的大环境而已。
黄氏姐妹的情况趋向哪种
在小编看来,在当时那会,你说你考上了,还要上学,然而被人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顶包,这种情况太少。首先分数出来各个学校都会在黑板上公布的,都是自己去学校查看。谁家考上了学的轰动性,不亚于出了个大学生,想瞒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20多年前的事情今天翻出来,目的很值得人回味。
结束语:网上炒的沸沸扬扬,众说纷纭,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会心一笑,没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是义愤填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