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范文,纪检监察读书报告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4-24 15:06:53

20级网络与新媒体1班 刘莹

“教材书”听上去就是让人瞌睡的刘莹 程度,相对于其他类别的书籍,教材类书籍更加枯燥难懂,但同时也意味着知识会更加系统和专业。在阅读《21世纪传播学系列教材•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之前,我对它也是这种看法,抱着浅读一下的心态浏览了前几章,实在是让人欲罢不能。此书由传播学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纳堡传播学院访问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刘海龙编写。说是教材书,但读起来却并不无聊,虽然内容多信息大,但胜在文章内容流畅引人,的确是难得的好教材。

读书报告范文,纪检监察读书报告(1)

《21世纪传播学系列教材•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一书全面地梳理了传播学理论流派,内容翔实涉猎面广,涉及传媒学、心理学、政治、哲学、统计学、经济学等等,作者对各方面的思想理论进行总结和延伸,架构了一个全面系统的传播学网络。其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沿着脉络顺下来的,逻辑清晰有条理,往往能够让人茅塞顿开。更难得可贵的是,这本书不是采用告知式的教育方式而是选择以一种启发的方式,使读者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作者会告诉你他为什么要在这里用历史诠释的方法,在那里要用理论概括的方法。

全书主要分为四个板块展开。第一章至第三章为第一板块,主要介绍了传播的观念、大众传播研究的历史、大众传播理论的范式与研究方法。第四章至第八章为第二板块,主要是介绍了客观经验主义的研究范式,大众传播的功能与效果,其中第四章特别讲述了宣传研究理论。第九章至第十一章为第三部分,主要是介绍批判理论。第十二章也就是最后一部分,主要是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此书简介中提到“对于研究生层面的阅读者来说,要求全面掌握,而对本科生,则可以有一些侧重。”由于时间问题,我也只是浅读了前三章,也就是传播的六种话语、大众传播研究史:诠释与建构、理论和研究范式,同时本文也主要围绕前三章展开讨论

读书报告范文,纪检监察读书报告(2)

作者将重点放在第三章上,可见第三章的重要性,以第三章节为核心,其他章节则介绍相关的研究及理论,因此在阅读时我也有意精读。第三章主要讲的是理论和研究范式,作者说,理论不过是通过某种程序,从现实中抽象出来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联系。理论学习让我们在面临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时,将会拥有更多的选择。在理论的目标问题上,实证主义传统中的大部分人认为其目标就是解释现象,并不涉及行动和价值判断。范式则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公认并共享的思维方式,从哲学层面来说,每一个范式会在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三个方面存在差异。

大众传播理论有三种范式:一是客观应验主义范式,二是诠释经验主义范式,三是批判理论范式。整个第三章关于范式的讨论使我们用另一种方式看待理论和对世界的解释。在许多问题上并没有残酷的斗争,这个世界不是只有黑和白两种颜色,在很多问题上要抛弃那种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方式,用宽容的态度看待不同的理论。如果我们学着用这样的思考方式分析所有问题,就会发现你看问题的角度更多了,也拥有了更多的选择。作者详略把握的非常好,在出现枯燥的内容时也不浪费笔墨,反而运用简单的材料堆积或文献综述,给想进一步了解的读者指明方向。另外,作者对于例子的引用在这个章节体现的也可谓是出神入化,一个好的例子不仅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更能加深读者的印象,促进读者的理解与运用。

刘海龙老师就像一个思想的导游,跟随这个导游,可以在新闻传播的世界里展开精彩的思维之旅。刘海龙老师在叙述时不仅会补充背景知识,还会提供思考的角度,以批判的态度来看待任何一种理论、观点。通过阅读这本书不仅能收获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培养独立自主的批判精神,实在是受益匪浅。

壹点号山东管理学院大学生记者团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