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的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安排了必读名著,内容包含十二篇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初中的孩子大概十二岁至十五岁,这些名著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阅读一定有难度。今天,语文专业高级教师,以七年级下册《昆虫记》为例,一步一步,帮大家解锁名著阅读的方法及步骤。
第一,名著阅读之前,要有一定的资料储备,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这样才能激发阅读的兴趣,更快地了解阅读的内容。
比如《昆虫记》,作者是法国著名科普作家亨利•法布尔。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方一个的农民家中,从小生活极其穷困。从小他就对自然充满了兴趣和喜爱。上小学时,他常跑到乡间野外,兜里装满了蜗牛、蘑菇或其他植物、虫类。法布尔15岁考入师范学校,毕业后谋得初中数学教师职位。一次带学生上户外几何课,忽然在石块上发现了垒筑蜂和蜂窝,被城市生活禁锢了多年的“虫心”突然焕发。他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到一本昆虫学著作,立志做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法布尔业余勤奋自学,在12年的时间中,靠自修,先后取得大学物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31岁那年,法布尔一举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875年,法布尔带领家人迁往乡间小镇。1880年,法布尔购得一所老旧民宅,他给这处居所取名为“荒石园”。法布尔穿着农民的粗呢子外套,不时地用尖镐平铲刨刨挖挖,建立了一座昆虫乐园。他在这里观察虫子、记录虫子的生活,完全沉浸在科学的乐趣中。他把劳动成果写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中。
但出于保守、偏见和妒嫉,有人无端指责他是“具有颠覆性的危险人物”,宗教界顽固派攻击他“当着姑娘的面讲植物两性繁殖”。后面,人们似乎意识到以前对法布尔的忽视是多么的无知,迫不及待地把一切荣誉加在他的身上。法国文学界推荐他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可惜,诺贝尔奖委员们还没来得及做最后决议,这位歌颂昆虫的大诗人就去世了。
我们了解法布尔的这些生平经历及创作过程,知道《昆虫记》是作者以求实务真地态度,在实践观察中写出的科普巨著,会对作者产生敬意,对书中的昆虫王国有好奇心,求知欲。
第二,阅读时 要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学会在书中圈点勾画重点内容。
阅读的方法很多,精读跳读,快读慢读,选择性读等等。
《昆虫记》是一部文学散文式科学读物。全书400余万字,共10卷,每卷包含若干篇,共有220余篇,每篇都详细、生动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作品内容繁多,学生阅读的时间有限。所以,我们要学会选择性地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昆虫来读。其余不太感兴趣的可以跳读(忽略不读)。比如,有的孩子可能不喜欢蜘蛛,就可以跳过不读。
喜欢的就要精读。读内容,写了什么?读写法,作者怎样描写的?读情感,作者寄予的情感和道理。作者作真实的观察记录的同时,始终把昆虫作为“虫人”来对待描绘,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敬畏和赞美。这些内容我们精读时,要细细品味。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圈点勾画也非常重要。
《昆虫记》中对上千种昆虫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刻画出它们的生活习性与特点,还表达了对生命的关爱赞美。我们阅读时,描写精彩的地方,圈起来,品味语言的魅力。抒情议论的地方画起来,感悟作者的情理。
阅读时,心中有触动,有想法,及时在文中写下来,这就是批注。例如有人读到“在这个绿色的小小世界里,不知道会有多少忙碌的小生命生生不息”,就写下这样的感悟“简单的一句话,字里行间表现出作者对自然浓厚的兴趣与热爱”。批注可以是自己联想的道理,可以是对原文的赞美,也可以是自己的疑惑。点点滴滴的思想火花,及时记下来,这些是自己阅读的最可贵财富。
第三,读完之后,有针对性地做读书笔记,整理巩固所读的知识。
读完《昆虫记》,我们可以针对性以下内容做读书笔记。
第一,记录精彩的描写。例如:
红蚂蚁:是一种既不会找食物,也不会干活的蚂蚁,甚至连放在面前的食物也不会自己吃,为了自己能够生存下去,红蚂蚁只好用不道德的方法去抢黑蚂蚁的幼虫放在家里喂养,等到那些黑蚂蚁长大了以后红蚂蚁就把黑蚂蚁当作奴隶,黑蚂蚁只好把红蚂蚁一生当国王一样伺候,红蚂蚁等黑蚂蚁老了以后就会去在抢一批黑蚂蚁的幼虫放在家里喂养。
螳螂: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不光是动作奇特,与此同时,它还会发出一种声音。那声音特别像毒蛇喷吐气息时发出的声响。螳螂把自己的整个身体全都放置在后足的上面。显然,它已经摆出了一副时刻迎接挑战的姿态。
其次,文中的哲理性语句也可以做个专题。例如:
1.人不能在生命的旅程中一遇到拦路的荆棘,就把生命当成笨重碍事、一文不值的东西扔掉。
2.我们所谓的美丑、脏净,在大自然那里都是没有意义的。
3.结束是为了开始,死亡是为了生存。
4.在偶然的盲目之中,也会有惊人的远见卓识。
5.一个人善于奉献,才能获得别人的感恩和回报,彰显自己在群体价值,过上想和谐美好的生活。
6.现实与幻想既有共通之处,又有所不同。
第四,拓展阅读,交流讨论,加深对名著的理解。
读名人对名著的解读及评价,看自己的阅读是否流于表面。《昆虫记》中,我们收集了这些名人品读。
●著名的戏剧家罗斯丹评论《昆虫记》说:“像哲学家一般的思,像美术家一般的看,像文学家一般的创作和抒写。”
●罗曼•罗兰评论《昆虫记》时说:“在这些天才式的观察中,融合热情与毅力,简直就是艺术品的杰作,令人感动不已。”
●鲁迅曾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希望“科学家肯放低手眼,再看看文艺书”。
●周作人非常推崇《昆虫记》,他说,读这本讲昆虫生活的书,“比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剧更有趣味,更有意义”。“他以人性观照虫性,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法布尔实地的记录昆虫的生活现象,本能和习性之不可思议的神妙与愚蒙。……他的叙述,又特别有文艺的趣味,更使《昆虫记》不愧有昆虫的史诗之称。”
这些名人的品读,加深了我们对原著内容、主旨、价值、艺术的理解,并反思自己阅读的不足。
还可以与同学交流阅读的感悟,在讨论中加深对名著的理解。“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下面是一些同学阅读后的讨论交流实录。
●紫萱:《昆虫记》中蕴含着一种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法布尔就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成为第一位深入田野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在荒石园中,他几十年如一日,对昆虫进行细致的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获得了很多新发现,填补了当时昆虫学的很多空白。他尤其善于观察昆虫的活动特点,最终赢得“动物心理学的先驱”称号。
●子轩:在法布尔朴素的笔下,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如优美的散文,人们不仅能从中获得知识和思想,阅读本身就是一次独特的审美过程。这样的作品在世界上诚属空前绝后,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相当的地位。这部描写微小的昆虫的书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鸿篇巨制。
●子萱:引用鲁迅的话来表达我的观点:“他的著作还有两种缺点:一是嗤笑解剖学家,二是用人类道德于昆虫界。但倘无解剖,就不能有他那样精到的观察,因为观察的基础,也还是解剖学;农学者根据对于人类的利害,分昆虫为益虫和害虫,是有理可说的,但凭了当时的人类的道德和法律,定昆虫为善虫或害虫,却是多余了。”
●梓轩:法布尔错误的科学观念,使他做出了错误的观察和结论。比如某些昆虫在受到惊扰时,会装死借以避开敌人。但是法布尔认为昆虫没有“死亡”观念,不可能故意装死(他不明白这种拟死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认定这是昆虫由于恐惧而导致的“催眠”,并用无关的实验加以“证明”。
读到这里,相信你知道该怎样读名著了吧?虽然只写了《昆虫记》的例子,但知识是融会贯通,可以举一反三的。这些阅读方法和步骤,别的名著同样也适用。希望帮到阅读名著有困难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