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出自哪部古今小说,三顾茅庐出自于哪本古典小说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4-29 17:01:41

再如,关于“桃园三结义”,《三国志》中没有关于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如何结拜为异姓兄弟的记载,只是说他们“恩若兄弟”。

小说中精彩的“三英战吕布”,在《三国志》记载中则是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所以刘、关、张三人也未曾参加,也就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的夸张史实。

还有,《三国演义》中关于关羽的英雄事迹,也大多是虚构或移花接木:

如:“温酒斩华雄,实际是江东猛将孙坚所为;“徐州诛车胄”是刘备的杰作;“斩颜良、诛文丑”,斩颜良确有其事,诛文丑的却是曹操所为。

人尽皆知的“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史实是,关羽离开曹操后,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刘备,并未发生过五关,斩六将之事。而古城会战蔡阳,也是刘备*。

“华容放曹”,实际在华容道拦截曹操的是刘备,但是他去晚了,使曹操得以逃脱。

小说中关公“单刀赴会”,属于本末倒置。实际是鲁肃单刀会关羽,“单刀”为军士之佩刀,不是关羽的青龙偃月刀。

“刮骨疗伤”更是虚构,因为此时华佗已经死了两年,疗伤并非华佗所为,可能是一般的军医所为。

至于关羽死后灵魂追命吕蒙,玉泉山显圣等情节,不用说自是子虚乌有。

关于诸葛亮用兵如神,《演义》中写得活灵活现,而陈寿在《三国志》中说,历史上的诸葛亮善于内政治理,用兵并非其所长。

其“火烧博望坡”,是刘备所为,发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诸葛亮才出山。“草船借箭”为东吴孙坚、孙权父子的创造,分别发生在跨江击刘表和濡须之战时。

“赤壁之战”在小说中,只有智激孙权那段是史实,其它诸如舌战群儒、智激周瑜、群英会、苦肉计、连环计等均为虚构;

而流传甚广的“三气周瑜”,也不存在。因为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周瑜病逝后,刘备派出吊唁的代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小说中着墨很多的诸葛亮“七擒孟获”,历史上确有诸葛亮南征之事,也确有孟获其人。但七擒孟获,在《三国志》上没有记载。孟获后在蜀国任御史中丞,是文官并非武将。

《三国演义》书中很吸引读者的诸葛亮的事迹,仅“三顾茅庐”是史实,其他多为移花接木或虚构。

但是,绝对不可因《三国志》内没有记载,就否定诸葛亮的丰功伟绩,他毕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和谋略大师。

史书中的猛张飞,实际并不鲁莽,他是世家子弟,不但擅长书画,而且喜欢结交文士,是文武双全的帅才。

著名的“徐庶进曹营”,真实记载是:曹操南征,刘备和诸葛亮、徐庶等南逃。乱军中,徐母被俘,于是徐庶告别刘备,进入曹营。并无曹操伪书之计和徐庶‘走马荐诸葛’之事。

另外,还有些人物相悖史实。例如:关羽的儿子关平才是关羽的亲生长子,而关兴是文官,年轻的时候就死了,关索是虚构人物。关羽还有一个女儿,相传叫银屏,嫁与李恢之子。还有所说张飞之子张苞,他还未成年就夭折了。专门给关羽扛大刀的周仓,在《三国志》中也没有记载,应是虚构的人物。

三顾茅庐出自哪部古今小说,三顾茅庐出自于哪本古典小说(5)

从一些名将所用兵器上看,小说与史*载差别也很大:关羽用的兵刃是长矛,而不是青龙偃月刀;吕布的兵器是长枪,也不是方天画戟;张飞的兵刃并非丈八蛇矛,而是一般的铁矛等等。

罗贯中有过从军张士诚经历,因此很善于写战争。《三国演义》中的上百场战争都被他写得精彩纷呈、各具特色,无一重复。

如赤壁之战,就写得极其精彩。此战的突出特色是两国开战,三方参与。既有大量的军事活动,又有频繁的外交活动,罗贯中将三国时期的主要谋臣战将都引入到这些活动之中。

书中大量描写和记叙的是文章而不是武打。赤壁之战之前,是汉末诸多军阀混战局面,而火烧赤壁,烧出了几十年的三国鼎立历史。

罗贯中还谙熟地理知识。曹操、孙权中间,横着一条滚滚长江,它水势浩淼,惊涛拍岸。作战双方,都围绕这一条江大做文章。江面云遮雾锁或阴晴变化,时刻都影响着交战双方的战略战术安排。

战果则更是往往出人意料:恃强者败,示弱者胜;兵最多将广者败得狼狈,兵少谋精者获利多多。

其三,陈寿、罗贯中两人著述所站立场有所不同。

罗贯中生长在元末,他创作《三国演义》,主题是宣扬“拥刘反曹”,实是恋汉宋而反蒙元。

而在罗贯中之后三百余年,长于清初的毛宗岗,在修订和评点《三国演义》时,更突出了“拥刘反曹”的思想内涵,实际是思恋大明而排斥满清。

罗贯中与毛宗岗虽生不同时,但处境都是朝代更替之时,所以心有灵犀一点通,体现了同时期中原内地汉人的愿望和情感要求。

陈寿是西晋人,为了维护他们国家的正统性,著书就必须维护魏国的正统,因为这里还有着禅让关系,魏如不是正统,晋怎么算呢?

所以,陈寿当时的年代的人们是尊曹魏的。而罗贯中当时是思汉尊刘的年代,所以两个人的政治出发点本身就不一样。

对于刘备和曹操谁是正统,历来看法也不一致。

历史上,中国北部曾被“五胡”先后占据,东晋政权偏安于江左,处境与蜀汉相同,所以习凿齿作《汉晋春秋》就改蜀汉为正统,以魏为逆;

北宋政权上承五代,进而消灭割据诸国,情况与曹操略同,所以司马光作《资治通鉴》沿陈寿先例,改尊魏为正统;

但到金国铁骑南下,南宋偏安以后,朱熹作《通鉴纲目》,又一反司马光的看法,跟习凿齿一样,为推祟汉族政权的地位,仍尊蜀汉为正统。

三顾茅庐出自哪部古今小说,三顾茅庐出自于哪本古典小说(6)

罗贯中生于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的元代末年,他与张士诚农民起义军有较深瓜葛,传说“有志图王者”。他以蜀汉为正统,是为抒发恢复汉族为主的政权的抱负,这和当时受压迫的汉族人民的愿望是一致的。

可见,提出以蜀汉为正统,都是在民族斗争激烈的时候,是用它象征汉族政权作为斗争的武器。

但罗贯中以蜀汉为正统,是和习凿齿、朱熹所标榜的正统思想有本质差别的。后者是为维护东晋和南宋政权的统治,前者却反映了人民的愿望。

《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汉室属于远亲,他还是编织草鞋出身,为何罗贯中唯独推崇他?书中通过周仓之口,说出了真正意图:“天下土地,唯有德者居之。”

这种“唯有德者居之”的主张,是符合人民的愿望的。

罗贯中曾从事过民族反抗活动,深知人民的愿望所在,他在《三国演义》里宣扬“拥刘反曹”的思想,就不足为奇了。

《三国演义》’问世几百年来;刘、关、张和诸葛孔明等英雄形象,一直活跃在人们的心里,成为人们祟拜的偶像。而曹操作为书中阴险诡诈的典型,则一直被人们所憎恶。

元康七年(297年),陈寿病逝后,梁州大中正、尚书郎范頵等人上书说:“从前汉武帝下诏令说:‘司马相如病危,可派人去取回他的著作。’使者得到了司马相如遗留的书籍,内中谈到帝王祭拜天地一事,武帝大为惊奇。臣等认为,已故治书侍御史陈寿所著《三国志》,书中多有劝诫之言,阐述前人的是非得失,对今世的教化大有裨益,尽管文辞不及司马相如,但质朴实在,恳请陛下采录其书。”

惠帝于是诏令河南尹、洛阳令派人去陈寿家,抄写其书。

陈寿的《三国志》是纪传体断代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公元220年(魏文帝黄初元年),到公元280年(晋武帝太康元年)60年的历史。

陈寿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在《魏书》中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只有传,没有纪。记刘备则为《先主传》,记孙权则称《吴主传》。这是编史书为政治服务的一个明显例证,也是《三国志》的明显特点。

陈寿虽然名义上尊魏为正统,实际上秉承公正纪史的准则,对魏、蜀、吴三国各自成书,如实地记录了三国鼎立的局势,表明了它们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地位是相同的。

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与前三史一样,也是属于私人修史。《三国志》书成之后,受到了好评。

陈寿文笔流畅,叙事简略,内容很少重复,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慎,为历代史学家所尊崇。

《三国志》也有其不足之处。其最大的缺点,是对曹魏和司马氏多有回护、溢美之词,受到了历代史学家批评。另外,全书只有纪和传,而无志和表,也是一大缺憾。

其四,比起《三国志》罗贯中在小说中成功塑造了一批历史人物的鲜活形象。

陈寿在史书中,只是忠于事实记载了三国时期主要人物的生平特点及事件,往往都是寥寥几笔而过。但罗贯中则在小说里重点描写、刻画了众多人物,使之活了起来。

《三国演义》卷前“三国志宗僚”一栏,罗贯中所开列的人物----蜀汉方面,上自刘备下至黄皓,共104人;曹魏方面,上自曹操下至陈登,共242人;孙吴方面,从孙坚、孙权至刘赞共131人。三方总共477人。这只限于帝王后妃、文官武将。而农民起义头领,以及渔樵耕牧等下层人物,都还没算在之内。

三顾茅庐出自哪部古今小说,三顾茅庐出自于哪本古典小说(7)

有人据粗略统计,毛宗岗整理过的《三国演义》中,有姓氏的人物,共有980多人。如果把其中的神仙道人如南斗、北斗,还有孔明的书童、水镜先生的牧童和一些无姓无名的妇女也算上的话,就有1100多人了。可以说,《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写人物最多的一部。

还有细心读者计算后说,《三国演义》中一共描写了1191个人物,其中武将436人,文官451人;汉、三国及晋的皇族后裔、后妃及宦官等128人,黄巾起义者、鲜卑、乌桓及南蛮等有67人,其他各种人物109人。书中角色虽以男性为主,但也有60多名女性。有名有姓只有蔡琰、曹娥和李春香等3人;有名无姓的有貂蝉,其他的女性不是有姓无名就是无姓无名,如大乔小乔等等。

罗贯中在笔下处理这众多人物的显著特点,就是主次分明,详略得体。从而把他们组成到完整的历史画卷内,再现了三国时代的社会面貌。

小说所歌颂的蜀汉人物,如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是全书的主体,写的有始有终。来龙去脉,功过是非,都清清楚楚。

罗贯中不但写他们生前叱咤风云的不平凡生活,而且还写了他们死后幽灵的种种活动。

比如,诸葛亮死后,英灵尚在,仍可吓死司马懿,维护蜀汉王朝的安全。关羽被害之后,阴魂不散,扼*对手吕蒙,吓*了曹操,还在战阵中保护着张苞,最后升天为神。张飞的冤魂,来到刘备跟前,诉说自己的被害,要求替为报仇。就连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死后,也能显灵。

曹操、孙权集团中的主要人物,虽然也写的有始有终,但只限于生前,而且许多人还不得好死,如孙策被刺死,周瑜被气死,吕蒙被扼死等。

曹操应是罗贯中在书中重点塑造的历史人物,他本姓夏侯。少时被乔玄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因征讨黄巾军有功封为济南相,18路讨董诸侯之一。后来在官渡打败袁绍统一北方,然后举兵南下,被孙权刘备联军于赤壁打败,216年封为魏王,死后追谥魏武帝,年六十五岁。

书中开篇写的董卓,为西凉刺史,相国。原本屯兵凉州,十常侍之乱时受何进之召率军进京,借机掌控朝中大权。

他为人残忍嗜*,倒行逆施,招致群雄联合讨伐,但联合军在董卓迁都长安不久后瓦解。后来被王允设连环计,利用貂蝉挑拨其与手下大将兼义子吕布的关系,被吕布*死。

渤海太守袁绍,四世三公。董卓入京后大权独揽,袁绍率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后来诸侯互相割据,袁绍先后夺得冀州、青州、并州和幽州。官渡之战时,败于曹操,元气大伤。平定冀州叛乱后病死。

吕布是武艺天下第一的勇将。先后跟随丁原、董卓,并最终*死了丁原和董卓。他成为独立势力后,敢与曹操为敌,和刘备、袁术等诸侯时敌时友,最终不敌曹操和刘备的联军,兵败人亡。

刘备手下名将张飞,在长坂坡之战中,单枪匹马在当阳桥桥头,喝退曹操数万大军的追击,成为英雄的经典。

三顾茅庐出自哪部古今小说,三顾茅庐出自于哪本古典小说(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