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怎么被推上神坛,孔子是怎样走下神坛的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5-01 02:05:23

先看图,后看字,省得一会看烦了。

孔子是怎么被推上神坛,孔子是怎样走下神坛的(1)

孔子生前是没有称“圣”的,死后三百多年,除了儒家弟子,也没谁将他作为圣人。孔子成为圣人的第一个重要时期,就是汉朝,确切点说是汉武帝时候。

第一个确立孔子“圣人”地位的是司马迁。在史记中他把孔子提高到与王侯相同的地位,写入“世家”。《史记.孔子世家》中他称孔子为“至圣”。不是一般的“圣”,是“至圣”,就是圣到头儿了。只不过他给了个范围,就是“言六艺者”。六艺是经孔子传下来的,礼、乐、射、御、书、数,在这个范畴中孔子称圣的确问题还不大。当时能够“言六艺者”一定都是知识分子,他们对孔子的态度是“宗之”(源头),而且“折中于夫子”(按夫子的标准作为行动指南)。

孔子是怎么被推上神坛,孔子是怎样走下神坛的(2)

问题是孔子自己愿意“称圣”吗?“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论语.述而》。

事实上儒生们高举孔子的大旗,也是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在里面的。只有将孔子的思想神话,自己的哲学才能站住脚跟。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董仲舒。

董仲舒写了一本叫《春秋繁露》的书,当中将孔子神化得很出彩,他说:孔子著《春秋》就是源自上天的意志。孔子在《春秋》中反对或者讥讽的事,老天爷就会发出各种灾害或异象来进行惩罚。《春秋》中记录了很多各国的灾害,就是为了通过这些灾害来反映各国的罪恶。

孔子是怎么被推上神坛,孔子是怎样走下神坛的(3)

这一下就引出了一个大命题:孔子的思想成了“天意”。“天意”是什么?是“神”!于是孔子思想就这么顺理成章的被“神化”了。而神化的结果是他自己有用,所以他进一步说:“……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就是说甭管你是多牛的帝王,如果行为与天意相合,就能“大治”,否则就会“大乱”。

关键孔子自己是不谈鬼神,不测“天意”的。他曾反复说“子不语怪力乱神”,“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

虽然孔子未必愿意,不过在董仲舒将他推上神坛的时候,孔子也已经无法起死回生来纠正他了,只能好坏由他去了。

另一个问题是,这时孔子之道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由以民以人为本,变成了以天为本。再回来就变成了以帝王为本。

孔子是怎么被推上神坛,孔子是怎样走下神坛的(4)

两汉的时候,大臣们上奏章,动辄就是“孔子曰”,要不就是引“五经”,谈灾异之变。总之一个目的,用天意来和帝王聊天,若没这个大帽子,估计都不好意思上奏章。

《资治通鉴》里有个故事,说汉成帝时候举办大射礼,结果飞来一大群野鸡在堂前鸣叫。跟着又一起飞往一些重要的衙门,最后又一起落在未央宫承明殿的屋顶上。这下大臣们认定是上天发出的警示,于是要求汉成帝反省,然后改正。汉成帝不相信,说:“下面人说这些野鸡很多羽毛都是断的,像是被人抓住关起来过,别是谁故意弄的吧。”他这一说大臣们不干了:“你这是要亡国啊。你在位十五年,一个子嗣都没有,上天多次警示你,你就是不改,还整天驾车出游。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按孔子说的,修身养性、以礼治国……”

孔子是怎么被推上神坛,孔子是怎样走下神坛的(5)

写到这想起唐人的一个故事,记在《朝野佥载》中。说东海郡有个孝子叫郭纯,母亲死了,他每次哭祭母亲都会引来大批鸟雀围绕。当地官员一看,这是个感天动地的孝子故事啊,赶紧上报给他立牌坊。可是后来人们发现,原来郭纯在大哭前都会在院里撒豆饼,时候长了,鸟一听哭声就来吃豆饼了……

上面算打个岔,不必过分解读。话说回头,两汉时孔子已经被彻底神化了。但仍有人有本事让他更上一层楼。这人就是宋朝的朱熹。“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可了不得了,如果没有孔子,再悠久的历史也是漆黑一片,没什么内容。于是孔子不但是“神”,而且是光照万古的“大神”。朱熹说孔子之后再无圣人,因为周朝以后“气薄”,上天元气不足,出不了圣人。既然这么久没有圣人,那朱熹也就勉强算半个把,所以每次祭祀孔子,朱夫子也是要陪祭的。

孔子是怎么被推上神坛,孔子是怎样走下神坛的(6)

朱圣人的影响力很大,大到明清以“八股”取士,天下读书人如果不把这些思想奉为天条,是绝对没有出路的。这就不仅仅是普及的问题了,而是刻在骨头里了。

当然,最终将孔子牢牢按在神位上的还有历代帝王。鲁迅先生说:“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不过这也是个大题目,篇幅长了看不动,还是回头再讨论吧。

小编注重信息的可视化,如果你也喜欢“一张图看懂”这样的方式,请关注我吧。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