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涌大江是什么意思,月涌大江流全诗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5-01 13:03:19

月涌大江是什么意思,月涌大江流全诗(1)

1

文无第一,只有喜恶。

一说起唐诗,大家首推李白,可我却更喜欢杜甫。

如果让我在李白和杜甫两人之间选一个人做朋友,大概率上我会选杜甫,虽然他穷,但他真是心思好细腻、共情力好强一男的。

杜甫从小丧母,从小被寄养在姑母家,但他家境其实不差的,父亲、姑父、堂弟都是大公务员。

小时候的杜甫很喜欢诗书,也喜欢旅游。这时候的杜甫,“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完全想象不到自己以后的生活际遇。

长大后后参加科举考试,却屡次败北。

落榜后,杜甫也不着急,那时他爸还当着点小官,他四处游玩,“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是他去泰山游玩时写下的诗作。

在此期间,他还认识了诗坛网红李白,结下友谊。

月涌大江是什么意思,月涌大江流全诗(2)

杜甫二十好几了依然没有正经工作。

有一次,他参加唐玄宗的特招考试,却因为主考官是李林甫,李林甫骨子里反感这种特招,觉得这违反了科举制度的宗旨,于是,真正有才学的杜甫反而铩羽而归。

当长(长安)漂很多年后,杜甫不得已写了一首讴歌当朝的谄媚诗,得到唐玄宗另眼相看,拿到了公务员从业资格。

又过了一段时间,他才求得一个低级公务员(类似仓库保管员)的职务。


有养家糊口重任在身,杜甫对体制内那份工作还是极为珍惜。之后,他娶了司农少卿(相当于一个县农业局的局长)杨怡的女儿杨氏,结束了单身生活。

这时候,他都44岁了,在长安漂泊了十余年。当年11月,杜甫休假回老家看老婆儿子,不料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

成家立业后,他本可以拥有岁月静好的生活,可惜他遇上了安史之乱。

那时大唐烽烟四起、民不聊生,杜甫为了避乱,把家搬到了陕西富县。

听说新皇帝就位,杜甫不顾妻子的建议去投奔,岂料在半路遇见安史之乱的游兵,被他们抓到了长安。

和杜甫一起被抓的人还有王维,但因为杜甫官职小,没获罪。

之后,杜甫终于找到机会站到了唐肃宗(就是把老爹唐玄宗架空的那个儿子)面前,成为了省部级小公务员“左拾遗”。

好景不长,因为一起案件,杜甫受到牵连,被皇帝贬黜到华州(今华山附近)。

对黑暗社会的不满,使得杜甫后来也放弃了这个鸡肋职务,开始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先是带着一家老小去到甘肃,当地友人给了他们一家一间破屋子住。冬天,一家人在雪地里捡拾橡子果吃,顺便挖点中药材去集市上换钱,可他们回到家里,草屋也被大雪压塌。

后来,将近五十岁的杜甫带着一家老小,从甘肃辗转走到了之前从来没到过的成都安家。

就现在,高速那么发达了,从甘肃同谷到成都也要656公里,不眠不休要开九个小时的车。而那时候杜甫应该完全是靠双脚走过去的(安史之乱,马匹珍贵,我估摸着杜甫根本买不起买),走的还是李白说的“难于上青天”的蜀道。

月涌大江是什么意思,月涌大江流全诗(3)

一家人餐风饮露,裹尘南下,辛辛苦苦走了一个多月,终于抵达了暂时还没有受到战乱影响的成都,投奔了严武。

当时还是冬天,甘肃、四川一定很冷……仔细一思量,当真觉得杜甫一家真是太可怜了。


到了成都后,杜甫跟着欣赏他的好友严武在四川混了几年。严武比杜甫小14岁,很是崇拜杜甫,可他四十岁就去世了。

之后,杜甫离开成都,去了重庆。

这时候,由于友人的照顾,杜甫终于有了土地,他在这里写了很多诗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的应该就是长江重庆段。

过了三年,杜甫实在太思念故乡(河南),就一路乘舟北上,岂料到达湖南境内,由于生活困难(老吃不上饭)、江水暴涨等原因,愣是只能在湖南境内打转。

有一次,他甚至五天没吃一口东西,还是当地县令知道他的窘境,给他送来了食物。

有人说,杜甫是因为饿过头后暴食而死,也有人说他本来就有哮喘病,发病而亡。

大约是770年冬,杜甫在前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享年才59岁。

2

杜甫这一辈子,过得真的太衰了。

他诗写得好,却没法在那个时代流行起来。一生怀才不遇,“高考”屡次落榜,仕途又不顺利。到了晚年,更是迎头就遇上安史之乱。

也就是说,杜甫最年富力强的那些年,遇上的却是昏君奸臣把持朝政。

李白尽享盛唐时光,比他运气好。李白的诗歌风格比较豪放、情绪高昂,与时代相符(就像现在中国强大了,爱国影片的票房容易飙高一样),因此,他三十出头就红遍长安,而那时杜甫只是他的一个小迷弟。

月涌大江是什么意思,月涌大江流全诗(4)

李白出生富商家庭,成名比较早,有了这些家底和名气在,去到哪儿都有人招待,到了晚年手头才稍微有点拮据。

李白一生娶妻四个(怕是有点克妻),但他跟妻子们聚少离多,动不动就丢下老婆孩子出门旅游,大有“只顾自己潇洒”的意味。

杜甫呢,除非是实在不方便把老婆孩子带在身边,不然他去到哪儿都带上家庭这个“甜蜜的负担”。

李白写的是浪漫主义诗歌,动不动就写天啊地啊路啊云啊青山啊瀑布啊等等宏大、高远的东西,他的目光多投向天空、远方。

杜甫不一样,他写草啊鸟啊风啊花啊泪啊之类细微的物件,他的目光多投向卑微的生命,更多的笔墨拿去描绘眼前的苟且。

看杜甫的诗,你很容易发现:他这人感情特别充沛,同情心特别泛滥,对弱者特别容易心软……他对国家的热爱、对朝廷的痛恨、对底层民众的同情、对友人的感激和欣赏、对妻儿的感情绝不掺假的。

他写诗给弟弟,先是寓景写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写人到中年的沧桑“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某个月夜,杜甫听到月下女子洗衣服的声音,突然想起家中的妻子,就写了这样一首诗: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写得极为细腻、深情,他写到了妻子的头发、胳膊、眼泪。他说不知道何时才能和妻子拥抱在一起,把彼此脸上的泪痕擦干。

大家读“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两句,是不是感觉这类诗很像是写给妙龄情人的?可是,杜甫却把它写给了自己的妻子,而且他当时已经四十好几岁了。

妻子虽然比他小十几岁,但结婚多年他依然能拿这些描写妙龄女子的词句来形容妻子,足见他是真爱妻子、心也不花。

听到国家收复失地,他“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这种爱国热情,半点不打折扣。

自己住的茅草屋都被刮倒了,自己都没地方住了,他还要写“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写的最著名的组诗有“三吏三别”。如果不是因为杜甫的诗,我们可能想象不到唐朝人其实过得挺惨。即使在盛唐时期,底层民众也是过得远远及不上今日中国最贫困地区的农民的。

李白很难接触到底层的艰难,但杜甫对这一切有切肤的体会。

杜甫真正火起来,是在他死后多年。白居易、元稹非常推崇他;到了宋朝,他终于跟李白齐名。

我看过一个数据:到清末民初为止,研究李白诗歌的学术专著大约有500多本,而研究杜甫诗学的专著多达2000多本,杜甫是李白的4倍之多。

为何人们更喜欢研究杜甫?因为他写的诗真的不掺水分。每一首,他都写得特别认真,特别投入,特别带感情。

月涌大江是什么意思,月涌大江流全诗(5)

如果拿音乐来比喻诗歌的话,李白更像是一个会飙高音的歌唱家,他一开口唱“那就是青——藏——高——原——”,你就想大声欢呼“卧了个大槽,这样都行”,然后想起立鼓掌,给尖叫,像是看到了大神。

而杜甫则更像是一个怯生生背着吉他走上舞台的歌者,刚开始你可能有点看不大起他,但是,他一开口,就能让你心里一热、鼻子一酸。他真的有这样的移情能力,让你觉得他唱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你。

有天马行空想象力的文艺作品,当然有其价值,但我觉得最好的文艺作品往往是能勾勒出人类命运悲剧性的作品。

像“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类似的图景,李白也写过(比如“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来写类似图景会怎样?他可能会顺着这种套路继续写天有多高、地有多大。

这不,“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之后,接下来李白就写“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杜甫呢?最后却以“天地一沙鸥”作为结尾,一下子把你拉回现实,让你感慨人类渺小如尘。

有人说到杜甫诗“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是化用了李白写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可我个人觉得,杜甫化用成分少。

我们可以先来看看这两首诗: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像辛弃疾写“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这里头的“不尽长江滚滚流”确实化用了杜甫写的“不尽长江滚滚来”。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也是化用《后汉书》“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和“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还是存在比较大的差别的。即使有化用,杜甫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意思是: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的意思则是:星空低垂,原野广阔,月亮倒映在江面上,涌着江水一起往前奔流。

单拎出这两句诗看,你会觉得后一句用词更精准、切肤一些。

前者是描绘景色,读完你得到的信息是:诗人日行千里。后者寓情于景,十个字给你描绘出一副旷远、寂然、萧瑟的图景,你光想象下那个画面,就觉得心里某根弦被拨动了一下。

李白写前一句诗,是二十几岁时的事儿。他写的是送别,但整首歌毫无与人别离的怅然情绪,反倒有种迫不及待奔前程的急切。

他乘坐一条船顺流而下,一路上看到的风景都为他所用、为他服务。这首诗里的主体是“我”,江山月云是任“我”随手临摹的一幅画。

杜甫写《旅夜书怀》是中年以后,他当时辞去公务员职务,返回成都草堂。月夜,他安静地待在一条破舟中,看到了细草,感受到了微风,看着眼前的星空、平野、月亮、大江,他只感受到作为人的无力和渺小。

李白写诗,给人的感觉是“人在画外”,但杜甫却是“人在画中”。杜甫之所以能打动人,就是因为他写每一首诗,都能把情感尽数投入进去。李白是导演,而杜甫既是导演,又是主演。

我时常感觉李白像一只自由自在的大鸟,一会儿上天,一会儿钻林。他的诗里,有天地乾坤、有江河湖海,有自己,有别人,却很少有“人类”。而杜甫的诗,有天地,有众生。

李白的诗适合少年时读,杜甫的诗想要读懂,得到中年以后。

李白只活在诗里,活在盛唐气象里,可杜甫却活在我们身边。

他不是高高在上的仙人,他就是你,就是我。

--END--

作者:晏凌羊,80后,情感专栏作者,新女性主义作者,中国作协会员。著有畅销书《那些让你痛苦的,终有一天你会笑着说出来》《愿你放得下过往,配得起将来》《愿你有征途,也有退路》《我离婚了》《有你的江湖不寂寞——金庸武侠小说的另类解读》以及儿童绘本《妈妈家,爸爸家》。拥有13年金融从业(管理)经验,现为广州某文化信息咨询公司创始人、某文化传媒公司联合创始人。出生于云南丽江,现居广州。*晏凌羊~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