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是章回体小说吗,儒林外史是长篇章回体小说吗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5-02 22:14:53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所著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吴敬梓乃是科举世家出身,曾祖与祖父一辈皆在科举中取得不俗的成绩,直到父辈家道中落,吴敬梓的父亲只是区区一介清贫的教谕。吴敬梓自小熟读经文,一心只想走科举容身之路。

谁料家中突发变故,父亲抑郁而死,族人掠夺家产,令吴敬梓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变得放荡不羁、恣意人生,终于耗尽父亲留下来的遗产,变得家徒四壁。在科考这条道路上,吴敬梓也屡屡受挫,甚至因“文章大好人大怪”的荒唐理由而惨遭落第。

几经波折后,吴敬梓对科举大失所望,也对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深恶痛绝。而后,吴敬梓的生活日益贫穷,全靠典当度日,他深刻地体会到世态炎凉与社会黑暗。最后,他将精力转向文学创作,以写“儒林”为中心,撰写了一部具有讽刺意味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章回体小说吗,儒林外史是长篇章回体小说吗(5)

用于批判不公正的科举制度以及恶劣、虚伪的官僚制度与社会风气,从而揭示封建社会末期文化教育领域的危机。《儒林外史》描写了范进、周进、严贡生等深受腐朽的科举制度荼毒的儒生形象,揭露了封建礼教制度的腐朽。小说中的人物性格鲜明,形象跃然纸上。

例如,范进热衷科举,将大半辈子耗费在科举上,一心只读圣贤书,不愿动手养家糊口,五十四岁终于中举后却喜极而疯。再如,严贡生将读书作为通往财富之路的敲门砖,他贪婪卑鄙、六亲不认、欺压平民百姓,几乎无恶不作。

两部名著被剔除的原因

《聊斋志异》与《儒林外史》皆是经典文学,也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奇书,二者被剔除的主要原因与建国初期的国家形势、社会形态以及百姓的思想息息相关。《聊斋志异》的内容不切实际且结局潦倒,描写的多是贫苦百姓在妖怪或鬼神的帮助下报仇雪恨的故事。

儒林外史是章回体小说吗,儒林外史是长篇章回体小说吗(6)

亦或是人妖相恋、人鬼殊途,最后不被世俗认可、不得善终的故事。近五百个故事中,最后能得到善终的妖魔鬼怪寥寥无几,悲惨的结局容易激起人们的负面心理。此外,故事中有不少人类通过鬼怪而非法获得大量财富的情节,不利于人们建立健康、正常的心态,更不利于社会的稳步发展。

再者,《聊斋志异》的恐怖画面繁多,妖魔鬼怪争先恐后地与社会作斗争,倘若作为青少年必读名著,不利于未成年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而《儒林外史》被誉为中国古代讽刺小说之最,既描写了正直坦荡、洁身自好、不为金钱与利益所动的正人君子,也描写了利欲熏心、深受科举制度荼毒而迷失本心的奸邪小人。

然而,《儒林外史》却将世间人性的丑恶百态赤裸裸地呈现出来,容易给读者造成消极情绪与负面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的文化素养与心理素质还不够强,容易被不良的风气所影响,为了尽快令国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委会最终决定将这两本书删除。

儒林外史是章回体小说吗,儒林外史是长篇章回体小说吗(7)

结语:

综上,文学没有好坏之分,《聊斋志异》与《儒林外史》之所以被剔除四大名著的行列,仅仅是因为它们不适合于建国初期的发展。然而,文学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知名度与传播度,而在于它的内涵与价值。

只要能给人带来启发与教育意义,就是当之无愧的好作品。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如今这两本著作已经成为独具一格的经典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