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记录胆道蛔虫症的是哪本书,胆道蛔虫症中医最早记录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5-04 08:22:02


蛔虫生活史,图片来源百度图库
幼虫经过肠壁侵入肠粘膜,进入淋巴腺和肠道静脉,经过肝脏、右心,到达肺部。
进入肺泡后经历2-3次蜕皮,沿着气管逆行至咽喉,再顺着消化道向下前行,最后回到小肠。
经过第四次蜕皮后,逐渐变成成虫。在肠道内雌雄虫完成交配,雌虫以每天24万个虫卵的速度不断在人体内繁殖。
幼虫在人体长达两个多月的“环游”过程中,对我们身体各器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比如器官穿孔、阻塞,甚至死亡。
由于蛔虫病症表现并不明显,很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因此做好预防尤为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在蛔虫医学实验验证这方面,科学家们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
他们明知其危险性却仍然坚持,“以身试虫”,甚至在产生各种不良症状时还强忍不适,坚持完成实验。
最后让我们一起向这些参与蛔虫的“战斗”的英雄们致敬。
参考文献:
【1】Romina S. Petrigh et al, Ancient parasitic DNA reveals Toxascarisleonina presence in Final Pleistocene of SouthAmerica, Parasitology (2019).
【2】潘晨. 蛔虫病中医诊疗指南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
【3】杜勉之.运用乌梅丸验案[J].江西中医药,1980(04):41-43.
【4】潘晨. 蛔虫病中医诊疗指南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
【5】寻正.科学史上的“蛔虫宴”[J].教师博览,2012(06):60-61.
审核专家:武新胜,解放军第三七一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