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2013年左右,我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叫《哈佛公开课——幸福课》,彼时时非常意外,哈佛这所公认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不是应该研究星球秘密、怎样攻克癌症、甚至人类长生不死药这些高精尖的课题吗?怎么居然在讲"幸福"秘密这样无聊话题?
直到看到一组数据:
2017年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达1亿人以上,重症者超1600万人。其中抑郁症患者有大约3000万。
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其中63%有精神障碍,40%患有抑郁症。因抑郁症而自*的不乏名人,包括梵高、海明威、三毛、张国荣、乔任梁等。
不仅名人精英纷纷中招,生活中身边人也不乏精神疾病患者,年过四十的我也因为工作紧张,经常心慌盗汗、易怒狂躁——该是聊聊“幸福”的时候了。
昨夜就着春雨,读完加拿大作家蒙哥马利《绿山墙的安妮》,突然激发了我探究快乐和幸福的兴趣。
马修和马丽拉是一对上了年纪的独身兄妹,住在绿山墙的老房里,就像我们一样生活:普通、乏味、周而复始。
兄妹两人性格比较特别:哥哥马修生性害羞,惧怕所有女人,不喜欢和陌生人来往,主要在自家农场里干活;妹妹马丽拉经历贫乏、刻板、严厉,操持着家务。
由于年纪渐长,兄妹俩想从孤儿院领养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充当马修的帮手。
阴差阳错,孤独院给他们送来的是一个满头红发、瘦瘦弱弱、喋喋不休的小姑娘——安妮,兄妹俩失望地一度要将她送回孤儿院。
安妮的父母在她几个月大时因为患热病相继去世。
八岁之前安妮被丈夫酗酒的托马斯太太收留,帮忙照顾托马斯太太的孩子们。不知托马斯太太生了几个孩子,反正比安妮小的就有4个。
托马斯先生被火车轧死后,安妮被送给哈蒙德太太收养,帮助照顾8个孩子。
一起生活了两年后,哈蒙德先生去世,安妮又被送到孤儿院,孤儿院人满为患,勉为其难收留了她。
直到来到绿山墙。
起初绿山墙的人也不是那么友好,马修木讷,马丽拉刻板挑剔,邻居们保守陈腐。
可以说,安妮是个苦难、贫穷、被冷落、颠沛流离的小生命。
她应该生活得很悲惨。
有人说知识改变命运,我要说,性格决定命运。
安妮虽然身世苦难,却偏偏是一个善良乐观、充满幻想的小女生,给绿山墙和整个村庄带来了快乐和生机,不仅扭转局面,赢得人们的喜爱,还通过刻苦努力,获得了上大学的奖学金。
马修突然去世、绿山墙农庄面临困境时,她知恩图报,毅然放弃去远处女王学院上大学的机会,在附近当了教师,方便来照顾年迈体弱的玛丽拉。
安妮不仅征服了绿山墙,而且征服了所有读者。
这个不起眼的儿童读物,豆瓣打出9.1的高分。
马克.吐温曾经评价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