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深度解析,安娜卡列尼娜剧情解析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5-25 09:56:25

貌合神离的婚姻,是人生的枷锁

虽然安娜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调解了兄嫂的矛盾,给了嫂子很大的安慰。

但她自己的婚姻却已是满目疮痍。

安娜出生于贵族家庭,从小失去双亲,年幼单纯的她听从姑妈安排,嫁给了省长卡列宁。

卡列宁也是一个孤儿,比安娜年长二十多岁,由高官的叔叔抚养长大后步入仕途,生活中没有什么朋友。

许是因为原生家庭或者性格使然,虽然卡列宁能满足安娜的所有要求,能给予安娜富足的生活,却无暇顾及安娜的情感和精神需求。

他循规蹈矩,理性克制,缺乏生活情趣,醉心于虚假的官场应酬中,扮演着智慧大家长的角色。

安娜卡列尼娜深度解析,安娜卡列尼娜剧情解析(5)

每天下午四点从部里回家后,他不是先去看望妻子,而是照例接见前来拜访的人员;

在赛马场,当弗隆斯基坠马,安娜失声尖叫时,他不是执着于妻子背叛本身,而是责怪妻子没有约束好自己的神情。

直至婚姻危机爆发,他才恍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妻子,原来妻子也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女人。

而与冷静、克制、僵化的卡列宁相比,安娜是一个美丽、鲜活、热情、善良、有魅力的女人。

可在与卡列宁结婚后,她的生机与活力就被压抑了。

虽然如此,安娜还是对生活充满热爱,对爱情依然憧憬。

在与卡列宁八年的婚姻生活中,她也曾想让自己爱上卡列宁,却终以失败告终。

年龄的代沟,缺乏情感的交流与共鸣,似乎成了横亘在他们夫妻之间的一条鸿沟,让他们的婚姻中充斥着一种虚伪的气息,让安娜急于想从这种无望的婚姻枷锁里跳出来。

正如《婚姻的艺术》中所说:

“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夫妻双方只有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和了解,才能让亲密关系变得和谐而有爱。”

婚姻里所有的貌合神离,三观不同,其实都是源于无共同话题,缺少沟通所致。

安娜看似是被*左右,实则是不被爱的女人,飞蛾扑火罢了。

安娜卡列尼娜深度解析,安娜卡列尼娜剧情解析(6)

安娜卡列尼娜深度解析,安娜卡列尼娜剧情解析(7)

只有*的婚姻,是一场灾难

安娜与弗隆斯基邂逅于车站,在见到安娜的第一眼,弗隆斯基就被安娜深深吸引。

安娜从未曾体验过爱情的甜蜜,弗隆斯基年轻帅气的外表、炽热的情感表白,彻底让她沦陷,让她沉寂已久的心,焕发出勃勃生机。

尽管安娜放心不下儿子,尽管她知道与弗隆斯基的两情相悦,有违道德伦常,但她还是没能抑制住对弗隆斯基的感情,选择与他私奔,勇敢追求自己向往的爱情。

虽然她摆脱了一份无爱的婚姻,却也被俄国贵族圈排斥在外,成了人人唾弃的对象。

正如拜伦所说:

男人的爱情是男人生命的一部分,女人的爱情是女人生命的整个存在。

安娜的悲剧在于,她太为情所困,把人生的筹码,全部押在了一个男人身上。

当生命中只剩下这一个支点时,从前那个能遵从内心,活出自我的安娜不见了,刻意讨好和控制弗隆斯基,成了她每天上演的戏码。

当热烈的爱情消磨殆尽后,他们之间开始弥漫着无休止的猜忌、争吵和怨恨。

临终前安娜终于醒悟:

“我真不该成为弗隆斯基的的情妇,我把他当成生命的唯一,他却离我越来越远,我为什么就不能控制自己呢?”

其实安娜和弗隆斯基的爱情,从一开始就不被世人认可,又怎么能得到善终呢?

爱情不是生命的全部,女人在爱情中一味地跟着*走,缺乏理性和克制,只会演变成一场灾难。

女人的安全感,终归要自己给。

安娜卡列尼娜深度解析,安娜卡列尼娜剧情解析(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