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直面“灰色”的自我
后来,阿富汗战乱频仍,阿米尔和父亲移居美国,过着安稳幸福的生活。可是,哪怕远离了故土,远离了哈桑,那段往事却一直啃噬着阿米尔的内心。
突然有一天,老友拉辛汗的一通电话,在他心中掀起惊天骇浪:“来吧,这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这一次,阿米尔终于无路可逃,决定不远万里奔赴巴基斯坦,寻求救赎。
见到拉辛汗后,欺瞒已久的谎言也被揭开。原来,哈桑是父亲的私生子,也是自己的亲兄弟。惊愕之余,阿米尔才意识到当初的行为有多么不堪:不仅对哈桑见死不救,还将他赶出家门……
一波接一波的愧疚涌向阿米尔,他对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痛恨不已,然而更令他痛心的是,哈桑早已去世,只留下一个下落不明的儿子索拉博。
此刻,对阿米尔而言,赎罪的唯一办法,就是将索拉博找回来,不再让他流离失所。
可是,阿米尔犹豫了。
他在美国婚姻美满、事业有成,如果在战火纷飞的喀布尔发生意外,自己积累半生的财富就会化为乌有。更重要的是,他完全可以花钱雇人找回孩子,没必要亲自涉险。
在各种情绪的博弈下,阿米尔趋利避害的本性再次暴露出来。
人性就是如此复杂,既斟酌得失,又懊悔不堪;既精致利己,又问心有愧。谁不是一边权衡利弊,一边又害怕自己良心不安呢?
一个人的品性并不是非黑即白,世间事也并不一定能分是非对错。更多的时候我们都处在“灰色地带”,光辉与晦涩并存。
真正勇敢的人,敢于凝视内心的狼藉,会在善与恶之间选择更靠近光明的那条路。
无论一个人的过往如何,当他敢于正视自我、直面过去的时候,便是成长的开始。
来源:全景视觉
永远相信世间有“因果”
终于,阿米尔决定亲自找回索拉博,经过多方打听才知道,孩子被童年凌辱哈桑的阿塞夫掳走。
阿米尔要带走孩子,必须过阿塞夫这关。
懦弱的阿米尔鼓起勇气,打了人生中第一场架:他的牙齿掉落,肋骨折断,内脏破裂出血。可在伤痛与血泪的洗礼下,他反而如释重负,笑得酣畅淋漓。
阿塞夫的铁拳,让阿米尔褪去懦弱自私,变为一个肩负责任的真男人。
对于阿米尔的蜕变,书中这样写道:“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
善与恶仅有一念之隔,而从恶与向善的转变,也不过纤毫之距。
在这场战斗中,阿米尔被打得遍体鳞伤。情急之下,索拉博拿起弹弓,打瞎阿塞夫的左眼,两人得以出逃。
最后,阿米尔重伤痊愈,把索拉博带回美国养在身边,视如己出。
阿米尔为他提供良好的教育、置办精美的房间,报名各种课外活动,可孩子始终沉浸在痛苦中,不发一言。
直至一次,阿米尔为索拉博追风筝,说出了冥冥注定的那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
追风筝、为你千千万万遍……这些哈桑对阿米尔做过的、说过的一切,如今宿命般地轮回在阿米尔身上,而在种种温情的感化下,索拉博的内心伤口逐渐愈合,露出久违的微笑。
一场长达25年的内心纠葛,在一次次自我救赎与因果轮回中,就此谢幕。
佛家有言:“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因果就是一张大网,所有人都难逃其中:犯下的罪,作下的恶,皆会如数奉还;施行得善,种下的因,都会来日相报。
要问人这一生如何才能过得问心无愧,无非是敬天爱人、常怀敬畏。
来源:全景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