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刊杂志社收入,诗刊杂志社是个人的嘛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6-05 17:36:42

在这三位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者看来,诗,是思维中的一个火花,是一瞬间的心动;诗,也是因情感而生的韵律,是表达感情的高级方法之一。就如《毛诗序》所言:

“诗者,志之所至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也,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比如,朗朗上口的《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首诗便象征着美好与追求——“水”可以使各种阻碍和困难,“伊人”可以使不同的理想和目标。无论你怎样解读,它都充满了“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那样积极、向上的力量。

秦人,就是靠着这种顽强不屈、积极向上的精神,从远离中原的一个弱小部落,逐渐成长为强大的“战国七雄”,最终一统天下。

诗刊杂志社收入,诗刊杂志社是个人的嘛(5)

再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一个人离开了,另一个人还在原地。路途漫漫,也许今生就再也见不到了。

古人的生活半径虽然小,但他们的情感半径却很大。他们把至深的惦念都浓缩到一支柳、一句诗、一杯酒里,让千年之后的我们读来仍觉感动——而这份感动,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的朋友、珍惜每次的相聚。

诗刊杂志社收入,诗刊杂志社是个人的嘛(6)

不过,中国古代的诗歌作品数量之多,远远超乎我们想象,仅《全唐诗》就记录了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诗歌,而《全宋词》里则有两万余首诗词,如此庞大的诗词数量,的确让人望而生畏。

为了让更多的人亲近诗词、爱上诗歌,方锦龙、牛魔和方颂平在《邻家诗话》中,将诗词的内容故事化、文学化,大胆采用了第一人称的视角,带着我们回答搜那些诗词诞生的场景中,让我们得以贴近诗人当时的经历和情绪,从而将诗词背后那种温暖、向上的情感和力量传递给我们。

虽然人人都会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只有认识了二十六岁时病倒在扬州的李白,只有当我们的生命体验,与李白的思乡之情关联起来的时候,我们才算读懂了、拥有了《静夜思》。

而这也正是三位中国文化传承者制作《邻家诗话》节目的初衷:在古典文学和当代生活之间建起一座桥梁、一条直达现代人情感深处的路径,从而让更多人拥有更多的诗。

现在,《邻家诗话》有了同名图书,书中所选的,都是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从《秦风·蒹葭》到《垓下歌》,从《如梦令》到《浣溪沙》,它们无不体现出汉字的精妙,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其中大多数都被选入了中小学语文课本。

诗刊杂志社收入,诗刊杂志社是个人的嘛(7)

翻开这本书,你将插上文学和音乐的翅膀,让思绪回到诗词诞生的场景中:

在开元盛世的扬州,你会见到离家千里、万金散尽又生病的李白,歌一曲“低头思故乡”;

在西北苦寒的边塞,你会听到人过半百、依旧守卫孤城的范仲淹,叹一声“将军白发征夫泪”;

在大唐渭城的春雨里,你会遇见折柳相送、依依惜别的王维,弹一首“西出阳关无故人”……

除了尽量保留节目中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之外,这套书还在“诗”和“乐”的版块里,做了大量深度的拓展和补充,对于乐器与时代、乐器与诗词情感之间的关系,都展开了深入的解读。

有了这本书,我们不仅能读到那些传承千年的经典诗词,还能看看诵出来、唱出来的诗词又是什么样子,从不同角度感受诗乐之美。娓娓道来的故事、声声入耳的旋律,带你亲近诗词中的美好情感,让“诗”如“话”,触手可及,温暖人心。

点击下方链接“去看看”,下单购买这本《邻家诗话》,让诗词滋养灵魂~

诗刊杂志社收入,诗刊杂志社是个人的嘛(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