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第四章读后感,傅雷家书第四章读后感600字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6-09 21:13:28

傅雷家书第四章读后感,傅雷家书第四章读后感600字(1)

2013 青海湖

「上流社会,艺术界,到处都有搬嘴舌的人,必须提防。别因为对方在这些问题上与你看法相同,便流露出你的心腹(一个人上当最多就是在这种场合)。」傅雷学乖了,所谓「言多必失」。

「我生平总不能临事沉着,极容易激动,这是我的大缺点。幸而事后还能客观分析,周密思考,才不至于使当场的意气继续发展,闹得不可收拾。」知识分子的通病吧,思维敏捷,往往就会不经思考的脱口而出。贵人语迟,我们还是要教育孩子,先想一想,再说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是连珠炮似的话赶话。

「可是孩子,别害怕,我年过半百,世情已淡,而且天性中也有极洒脱的一面,就是中国民族性中的“老庄”精神:换句话说,我执著的时候非常执著,摆脱的时候生死皆置之度外。」可是,傅雷的结局可能对不住“老庄”精神。无论遇到多大的打击,活着,坚韧的活着,才是第一位的。

「人吃人的残酷和丑恶的把戏多可怕!你辛苦了四五个月落得两手空空,我们想到就心痛。固然你不以求利为目的,做父母的也从不希望你发什么洋财——而且还一向鄙视这种思想;可是那些中间人凭什么来霸占艺术家的劳动所得呢!」傅聪也是纯粹的知识分子,缺少「财商」。也可能是缺少对人性「恶」的提前估量。人总是会在被骗之后,吃了亏,摔了跟头,才会长记性。尤其是在财务上的跟头。被人骗了,还能找到那个人。现代社会,被所谓「风口」、「潮流」骗了,是找不到具体的人的。例如,前几年P2P*的光景。被人骗,是对人性认识不足,被舆论骗,是认知不足。两者归根结底是一样的,都是在财商上的认知不足造成的。

「你为了艺术,为了生活到处奔波,精神身体难免受损。目前年轻力壮,满不在乎,可是中年以后,就要大打折扣,为长远利益计,为调剂一下生活,有空隙的阶段,必须出门旅行休息」。旅行休息也是一种放松的方式。现代社会更加多的是「亚健康」状态,需要每日的锻炼,而且是有针对性的锻炼。比如,整日坐电脑前的需要注意颈椎和腰椎问题,做一些针对性的锻炼。整日上夜班的,多补充相应的营养。

「我多么喜爱从香榭丽舍大道一端的协和广场直达凯旋门的这段全景!我也永远不能忘记桥上的夜色,尤其是电灯光与煤气灯光相互交织,在塞纳河上形成瑰丽的倒影,水中波光粼粼,白色与瑰色相间(电灯光与煤气灯光),我每次坐公共汽车经过桥上,绝不会不尽情游览」。现今国内这样的景色遍地都是,可是人们却都躲在家里,刷手机,追剧,听音乐,很少出来四处走走。人啊,还是需要回归大自然的,躲在钢筋水泥堆里,终究不是长久之事。

「弥拉的信比你从加拿大发的早到四天。我们听到喜讯,都说不出的快乐,妈妈更是坐也不是,立也不是,兴奋几日。她母性强,抱孙心切,已经盼望很久了,常说:怎么聪还没有孩子呢?」妈妈们总是这样,爱护一家人。孩子出门在外,担心身体,有没有吃穿用度;大了,担心何时才能成家;成家了,又担心何时能抱孙子。担心完一代人,继续担心下一代人。妈妈担任家庭财务官很是称职,事无巨细的记录,按照PDCA法则运转,真正做到了「节流」的典范。只是家庭光有「节流」是不行的,得想办法「开源」。如果秉持「男主外女主女」的角色担当,那自然是父亲的职责所在了。

「若存了“将来讲究如何,不得而知”的心,对方早晚体会得到,那就动了根本,一切不好办了。往往会无事变小事,小事变大事;反之,信念坚定,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其实就是吵嘴,话赶话到了「离婚」的地步。婚姻嘛,尤其是女权强势了以后,家庭中是难免的。只要夫妻俩都关注本质而不去追求表面现象,内心积极向上,是不会出现的。但是网上的资料显示,傅聪跟弥拉在结婚九年以后,也就是小孩六岁的时候分开了。令人扼腕叹息。

「用老话来说,你和弥拉要相依为命。外面的不如意事固然无法避免,家庭的小风波总还可以由自己掌握。客观的困难已经够多了,何必再加上主观的困难呢?当然这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但自己总该竭尽所能的做去。处处克制些,冷静些,多些宽恕,少些苛求,多想自己的缺点,多想别人的长处。生活——尤其夫妇生活——之难,在于同弹琴一样,要时时刻刻警惕,才能不出乱子,或少出乱子。总要存着风雨同舟的思想,求一个和睦相处相忍相让的局面,挨过人生这个艰难困苦的关。」这些思想在家庭和美方面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专业作家不像大学教授,有固定薪金,体弱或年迈时可享受退职退休待遇,他只能活一天做一天,为此不容易安心养病。」「上月底爸爸排开重重顾虑,向中央做了汇报。本月下旬接“人文”来信,说经各方领导商榷后,今后决定由“人文”按月津贴固定生活费一百二十元。领导对爸爸如此关怀照顾,不用说我们都十分感激。不过事实上我们的房租五十五元,加上水电、电话、煤气以及工资已经要花到九十余元,吃用还不在内,如今又加上一笔长期的医药费」。1965年的生活已经如此如此光景,吃穿用度,当家真的不易呢。后文提到傅聪每月汇25英磅,约是人文的津贴,这么计算,汇率大概是1:5的样子。可是他们的收入结构太单一,房租的占比太高,经不起风浪。从这个角度来看,傅雷说的「家庭只能供一个学音乐的」,可见在培养费用这块,古今是相似的、惊人的。这点是需要我们吸取教训的。而且,「作家不如教授,有退休待遇」,可见体制内是稳定的保证。后期,随着科技的进步,他们的来往信件少了,有电话、照片可以代替。

「变天思想」是摧毁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看着书中附带的照片,除了人物外,还观察到书房的布置。现在的孩子的教育,一门心思往学区房里面扎,为了这一套学区房,甚至不惜「倾家荡产」。除了房子的金融属性外,真的没有必要去疯抢。这些都是身外物,最好的学区房是家里的书房。

傅聪的妈妈才是全家最聪明的人,她不仅懂英文,会书写,还能操持家务,实在是了不起的人物。一个家庭的美满幸福指数,完全取决于妈妈。

傅雷家书第四章读后感,傅雷家书第四章读后感600字(2)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