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希那穆提的第一本书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6-18 13:42:57

克里希那穆提的第一本书,(1)

先扒一段社会认知的克氏大头照:

  “吉杜·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公元1895年5月12日-公元1986年2月16日),印度哲学家。是近代第一位用通俗的语言,向西方全面深入阐述东方哲学智慧的印度哲学家。

  在二十世纪一度对西方哲学和宗教领域产生过重大的影响,随着互联网信息的革命,其思想近年来才被中国大陆知识分子慢慢熟知,影响力也逐步慢慢扩大。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被印度的佛教徒肯定为“中观”与“禅”的导师,而印度教徒则承认他是彻悟的觉者……”360百科

  再摘录几段克氏语录,不了解克氏的朋友,体会一下他的风格与精神:

  为什么会有恐惧?是因为想得到什么东西的*或渴望吗?是因为对明天不确定吗?还是因为昨天的疼痛和苦难?是因为你我之间的这种划分吗?这种划分之中根本没有任何关系可言。

  是不是因为思想制造的“我”那个中心——“我”就是那个外形、名字和个性——害怕失去那个“我”?这是恐惧的根源之一吗?难道不正是因为过去有开心、快乐的记忆,因而才害怕失去,或者是害怕遭受心理或生理上的痛苦吗?

  是否存在一个所有恐惧得以产生的中心?就像一棵树,尽管它有千百个枝条,但主干和根部只有一个,单纯修剪枝叶没有任何用处。所以我们必须深入到恐惧的根本。因为如果你能彻底摆脱恐惧,那么天堂即与你同在。

  十年前,《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是体验者接触过的克里希那穆提的第一本书,那时网络还不太方便,手机不会占用大量时间,离开电脑桌后,就有大量的时间纸质阅读。

  克氏对宗教、对人生、对生死、对痛苦的严谨质问性态度,引起体验者的反思,虽然多年以来在克氏语录中,体验者并未明了终点在哪里,真相是什么,但是直觉上体会到这位导师说得比其他道理更有道理。

  读了几年的心理学,并在基督信仰下修道十多年,因此体验者对于宗教与心理学有着比较熟悉的体验和认识,对于克氏所说的内容,并不生涩,对克氏指出的一些问题以及心灵的扭曲,体验者感同身受。

  然而,对有些朋友来说,克氏的语言太过抽象,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克氏的语言指向着一个人纯粹的心灵状态,

  体验者认为,抽象与否,主要在于读的人是否带入自己的体会,比如克氏经常说,让我们看一看恐惧是怎么回事……如果你不能在跟上克的语言,在他说恐惧的时候,你的内心没有体会一下恐惧,没有回顾一下恐惧的事件经验,你就会觉得这是一个唠唠叨叨的老头,太过理论,太过抽象。

  02 无私的典范:解散明星社

  克里希那穆提给予吸引体验者的一个品质是“无私”。

  无私,体验者更愿意这样解释:不那么关心自我(这种思维来自一个克友的启发)。在我们证悟到究竟“无我”“众生一体”之前,如果能做到“不那么关心自我”已经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了,

  一个人不那么关心自我的时候,也意味着他不那么关心自己的生死,这个“不关心”并非忽视,而是将“自我”的高位置放低一些;这个“不那么关心”重点是不像以前那么任性:我必须要快乐,痛苦不应该发生在我身上,体验者在虚心主题第七章中有所讨论。

  克里希那穆提的无私,表现在他解散明星社的事件中

  拥护克氏的通神学会推他为世界精神导师,并给他成立了专门的明星社,让他带领当时来自各个国家上层地位的跟随者,克氏认为权威是人寻求真理的障碍,自己亲自解散了明星社,体验者在这个事件中很有触动:这人把明星社都给解散了,一定不会在听众身上索取什么了,他讲的话应该都是真诚的。

  当然,人总是容易犯一个错误,把人品和意见相混淆,以言举人,因人废言。而论人品,我们又容易以个人情感上的亲疏远近作为标准:这个人对我好,我就因此喜欢这个人,就看着他比别人更可爱一些,那人对我不好,我就因此讨厌他,听不进他说话,看不上他做事。于是,我们与客观事实之间就仿佛眼睛前面的层层有色玻璃。

  回到克氏品质的话题上,“无私”可说是克的一种品质,体验者感动于这种品质,但是体验者并非因为这个好品质就一股脑地认为他所说的都是对的,抛开克氏的品质不论,他的教导都是很智慧的。

  体验者曾有三年左右的时间,每周固定参加北京的克氏读书会,大家的讨论多是停留在克氏一些无可辩驳,却对生活又没有具体引导的话题上,但是体验者对于克所讲的质疑精神是非常有价值的启示,只是不知道,这种“不肯定、不否定”怎样运用,怎样才算是真正的“看”,克氏一直在讲,你只要“看”清问题,就够了。

  后来,体验者了解到与克氏私生女一的相关八卦,体验者曾经有所疑惑,导师不能有这样的事情吧?

  由于认知有限,当时停留在非此及彼的矛盾中,暗地里面希望八卦并不是真的,不过体验者也并没有下功夫去考证。就现在来说,体验者认为觉醒有不同程度的悟与迷,学习者学的是其智慧,每个人悟后起修,各自跑向终点。

  03 真理无路可达纯属个人了悟

  克里希那穆提有一个语出惊人的宣称,真理无路可达。

  这也是他解散明星社的原因,出于这样的坚持,他不止解散明星社,同时否定了所有的修行方法、宗教,他认为“方法”将会使人陷入依赖、瘫痪。对于这句话,体验者曾经一度迷惑,感觉人生的解脱之法都被这条路堵死了。

  但是另一方面,克氏又总是强调人要追求一种彻底从恐惧中解脱的生活方式,克氏又给予读者以期待,不能失望,不能停止,不能放弃。

  体验者认为克所说的“真理是无路之国”,正确的理解是这样的,当人没有把“真理本身”当作重点,而执着于某种宗教、某种法门,某个导师,这都是退而求其次把关注的中心放在了“通往真理的路”上,人会把这个重点放在路而非终点上,甚至不愿放弃某条路,甚至为“这条路对,那条路不对“ 引起各种教门宗派对抗,恰恰是对真理的违背

  为什么人会本末颠倒?是由于企图心。

  人希望借助某个方法达到某个目标,这个过程就是自我的运动,而真理恰恰是一个人在非“自我关注“时才产生的领悟。

  自然是真理最好的写照,自然按照秩序、因果原则运动,自然并不保证哪一棵树长得最高,哪一朵花开得最美,就其结果而言,没有任何是“可控的”。

  而“可控的”“能力的”这些东西都属于自我想要“把持”的结果

  克氏所说的无路可达,在表达这个意思,人不能把真理拉低到“借着努力就能达到目标”的东西。克氏反对的是束缚于方法,但是听众不能一厢情愿地推论成:所有的路都是错的。克氏本身有“拙火”的经历,他也强调要觉察,因此,“纯粹地看”至少可简单粗暴地看成是克所说的方法

  对于方法因为克也说了后半句,真理属于个人了悟,体验者认为,整句话的意思是,没有一种标准的方法保证你体悟到真理,所有的方法都离不开寻道者亲身的体悟。

  04 自由在于起点,而不在终点

  体验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有两处提到过这句话,比如:

  化解痛苦就要以“非痛苦”的方式,不对抗的方式来化解,了解了“不对抗”的智慧就同时生起了“自由”。

  在一般认识中,人生(成长)这条路是从此岸到彼岸,从苦到止苦的过程。在这种观点的思考之下,人很容易做出这样一个推导,到达了不苦的终点,人就得到完全的自由与解脱了。

  克氏于是用看起来悖论的形式来说指出这个误区,从不自由到自由是一种洞见,并不是一系列的努力,比如通过修宽恕德行,让自己心胸变得宽广,比如通过食素让自己戒断*生心。

  从“不自由到自由”这些洞见的产生,克里希那穆提认为是需要“看”,没有了观察者的“看”。体验者认为在解脱之路经过一次“觉醒”体验之后,人的路是悟后起修,还会发生很多大大小小的“洞见”,这些洞见是离开执着的慧,在这个过程中人为的戒定不可缺少,思想的通达义理之“慧”也同等重要,如同六祖慧能所说的“定慧等持”

  体验者在另一处提及克氏这句话,是第三章关于苦毒心的灭去:

  “那个时刻,体验者想到克里希那穆提所说过的,终点就是起点,不自由的起点不会带来自由的终点。于是体验者发现,如果经验到什么状态,总是在这个状态后跟随着一个想要抓住的自我,那么,怎么会有解脱呢?于是体验者就一厢情愿地认为老克说的那句话中所说的“不自由”,影响那个起点不自由的就是“自我"

  体验者再进一步思索,追求自我解脱,难道不对吗,当他推敲这个问题的时候,发现想要解脱的“发愿”更多的是,想到的自己而非众生,体验者于是推测,或许很多人修行却得不到解脱,大概都卡在愿力这个点上了,为了自我而寻求解脱完全是一种自私,这样走到哪里都是自己,

  于是体验者试着净化愿力:我希望所有众生都离苦得乐,了脱生死……之后发生了苦毒心的灭去”

  05 全然地观察

  观察者就是被观察的对象

  “看”在克氏的教导体系中有特殊的意义,老人家说了一辈子的话,从来没有教人们如何参禅冥想,因为他已经否定了所有的方法,当然,他重新解释了冥想,例如:冥想是思想之外,全身心感知存在的状态。

  当人问到他要怎么做的时候,他给出的答案总是,

  看,纯粹的看,全然地看,去中心化地看……

  体验者认为克氏所说的“看”是一种如实如是地让真相呈现,只是从克氏这样“觉醒者”的眼光来看,真相虽然是显而易见,但是对“非觉醒者”来说,真相确实是明显而不易见,克氏这种呼喊,有时又像是明眼人对着瞎眼人说,你睁开眼睛就能看到花开树木啊,你快睁开吧,只要睁开就能看到了……

  于是,我们有必要拆解一下克氏所谓的“看”的意义是什么?

  有一位台湾的心灵导师这样形容她眼中的世界,周围的事情所有的感知觉系统,内在的,外在的,在她看起来像是电影连续播放的胶片,电影单个的胶片是静态的,是由于播放速度的原因,在视觉内形成动态。

  体验者理解这位老师所传达的正是“看”的能力,洞察力,或者觉知力,一种细微的觉知,世界在她眼中是否静止,这个问题不重要,重要的是,觉察“看”将使我们离开幻觉,呈现实相

  克氏用一种全然地观察来形容他所说的“看”,当我们看的时候,总是有所遗失,或者习惯上的选择,在感官接触世界的时候,我们的旧有的记忆起了主导作用,让我们如同戴上一幅有色眼镜,从而没有“看到”实相:

  我们的“心理形象”包括了文化、期待、快乐还是痛苦的经历……

  比如我们在吃这个苹果的时候,头脑立刻自动升起一种“甜”或“不甜”的判断,这就是记忆与此刻的比较……

  克所说的“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同一”是对“看”的另一种表达,人们总是以为是他在看某个东西,“看东西的人”与“所看的东西”是两个不同的存在,克强调说两者并不是不同的存在,他的意思是说,“看东西的那个人”其实就是一系列的“所看所感知的记忆”,

  克氏这个观点其实是在解释一个问题:“我是什么”,

  我就是前尘影事,我们所有关于“自我”是一个实体的期待,都逃不出他所经历的“前尘影事”。

  观察者与被观察者是同一的而非分裂的,并不有一个“我”在看着“不同于我的东西”,此刻只有一种存在:“被感知”,我和“被感知”之前没有主次高低的分别,在这种视角下,就能走进克氏所说的“看”。

  真理无路可达,纯属个人了悟。

  体验者一直体会其中的意味,“无路可达”,说的是,真理不是一个人,不是一种“相”,没有一种万能的解药,不存在一条适用所有人的方法,“个人了悟”,每个人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在自己的生命经验寻找真理的足迹,关于“慈悲、虚心、真诚、无私……”的品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品质就是路,唯一的路。

  以克氏语录结尾:

  恐惧的根源是什么?一个人身体上遭受了痛苦,极其疼痛。然后那种疼痛的记忆留下了,那是大脑装载的一个经验,因而就有了对那种疼痛的记忆。思想说“我希望再也不要遭受那种痛苦了”,而这就是明天。昨天有过巨大的快乐或者人们所拥有的无论哪种欢愉,然后思想说“我明天必须再次拥有那种快乐”。

  你有了一次非凡的体验,至少你认为那是一次非凡的体验,而它变成了一个记忆;你意识到它是一个记忆,然而你明天还是追求它。所以思想是时间中的运动。

  恐惧的根源是时间吗?时间指的是:“我”和你比较,“我”比你更重要,“我”要达成什么,成为什么,或者去除什么。因此,思想是时间,思想是“想要成为”,它是恐惧的根源。

——节选自《存在的觉醒》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