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易经》、《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伏羲方圆图》、《卦气图》里,乾卦分别处于不同的位置,含义也不同。
在《易经》经文里,乾卦居首,坤卦居次,是对阴阳二气的概括示例,原理性描述二气的运行状态和特征。
在《先天八卦图》里,乾阳始于南,坤阴降于北,表示天地初始,万物尚未生成的状态,也就是天地初始的阴阳状态,就是《易传》“一阴一阳谓之道”的意思。
在《伏羲方圆图》圆图、《卦气图》里,乾卦表示天地间阳气最盛时的状态,也就是夏至。
在《伏羲方圆图》方图、《后天八卦图》里,乾卦有两层含义。从太阳运行轨迹(三衡图)看,乾卦是夏至日落点,所以代表阳气最盛的状态,万物生成。所以,《周易乾凿度》:“立乾、坤、巽、艮四门。乾为天门,圣人画乾为天门,万灵朝会,众生成,其势高远,重三三而九,九为阳德之数,亦为天德,天德兼坤数之成也,成而后有九。《万形经》日:天门辟元气,《易》始于乾也。”
但是,如果按照地支次序,或者黄道上北斗斗柄指向(斗建),乾卦为立冬点,代表冬天的开始。所以“乾渐九月”,《周易乾凿度》 :“孔子曰:岁三百六十日而天气周,八卦用事各四十五日方备岁焉。故艮渐正月,巽渐三月,坤渐七月,乾渐九月,而各以卦之所言为月也(郑康成注:乾御戌亥在于十月,而渐九月也。)。乾者,天也,终而为万物始,北方万物所始也,故乾位在于十月。”乾为阳气之终点,也是新周期的起点。在后天八卦图里,艮卦居东北,作为新的阴阳周期起点。
总结以上,乾卦在具体运用中,分别有三种状态,阳始、阳盛、阳终,它对应的卦则为震、艮、坎。
同乾卦相一致,坤卦也具有这三种状态,对应着巽、兑、离,只是方位和时间相反。
《淮南子 诠言》曰:“阳气起于东北,尽于西南;阴气起于西南,尽于东北”此指阴阳流行之北斗运行次序,也就是斗建。
不同的角度,功能不同,既有斗建观测角度,还用了南面观日(三衡图)角度,分清楚不同的叙述角度,很关键。
《春秋古法读易经》、《春秋古法读焦氏易林》两书,读象释理,理象统一,由著名出版社投资,今年出版。您有好的书名可以留言,选中后,将来赠新书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