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中笑属于什么描写,孔乙己属于什么想象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6-25 21:53:24

《孔乙己》是文学巨匠鲁迅先生于1918年创作的短片小说,描绘了一名穷困潦倒的书生去酒家买酒的故事。《孔乙己》通过酒家内不同的人对孔乙己的反应,折射出当时社会的麻木不仁,以及深受旧社会教育体系毒害的读书人迂腐与可悲。

孔乙己中笑属于什么描写,孔乙己属于什么想象(1)

一、可笑的悲情人物孔乙己

《孔乙己》这篇文章里一共有十四处对笑的描写,每一处都于孔乙己有关。孔乙己出场时对他是这样的描绘“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从这段描述,构思一下孔乙己的样子,一名如同乞丐般的人,非要穿着破烂的长衫还满口咬文嚼字的说着之乎者也。这样一副不伦不类的形象,让人看上去就想笑,如果放在现今接头这样的人不是疯子就是搞行为艺术的。

换到当时的社会中,孔乙己这种人那也可以说是非主流了。当时对于酒馆来说,主流的主顾有两类,站着喝酒的短衣帮与踱进店内坐着喝酒的长衫主顾

孔乙己中笑属于什么描写,孔乙己属于什么想象(2)

短衣帮是一群不太阔绰,给人打零工为生的底层劳动者。长衫主顾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乡绅官吏。孔乙己恰恰是一个既没有钱,又非死要面子穿着破旧长衫的人。像孔乙己这样的人,到了那里绝对都是目光的焦点,话题的中心。对于当时生活贫苦到了感知麻木的底层劳动者来说,他绝对是最好的取笑对象。

二、小伙计与孩童的笑

“……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这是《孔乙己》中第一处笑,是小伙计对过去生活的追忆,他觉得他那时的生活死气沉沉,只有孔乙己的到来能带动一下活跃气氛。

就如同相声里那句“把你的不快乐说出,让大家快乐一下也好啊!”一般,他们在用别人的不幸来调味自己的生活。对于小伙计的笑,全文还有两处:“……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

孔乙己中笑属于什么描写,孔乙己属于什么想象(3)

这两处笑可以看出小伙计心境上的变化,附和着笑时他心里还有同情的存在,有可能还不是很想笑。但若他不笑就融入不了周围,融入不了社会,就会被周围的人划为与孔乙己一起的少数派。因此他笑了,也只是附和着笑。

等到“又好笑,又不耐烦”时,小伙计的彻底发生了变化。这里的笑,变成了嗤之以鼻的笑。就好像对孔乙己说,就凭你这个叫花子还交我写字,你自己要真认识字还不早中秀才,考取举人了。

与小伙计不同,孩童始终只有一颗童真之心。孩童出场,是被笑声吸引而来“有几回,邻居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这正符合了小孩子喜欢热闹的天性,孩童是快乐的,是无忧无虑的,他们不知道大人们在笑什么,他们只认为有笑声的地方就是欢乐的地方。

孔乙己中笑属于什么描写,孔乙己属于什么想象(4)

孩童的退场,也伴随着笑声“……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孩子仍然是快乐的,因为善良慷慨的孔乙己将自己的茴香豆分给了孩子吃,这与那些只知道嘲笑他得人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在孩子心中没有阶级之分,谁对他们好他们就喜欢谁,他们可能还觉得这位有点脏的老爷爷很有趣,因此他们是在笑声中散去的。

三、掌柜的与周围人的笑

除了小伙计和孩童,酒店的掌柜的与和孔乙己一起站着喝酒的短衣帮也在笑。他们的笑又有了其它的含义。掌柜的是一个很凶的人,一般不会笑。只有孔乙己来到店里,才会露出笑容。这里的笑容可不是什么开心的,友善的笑,而是一种恶毒的笑。

作为一家酒店的掌柜,一般的主顾是得罪不起的,遇上难缠的免少不了还要陪着笑脸受点气。只有孔乙己这位另类的主顾,他可以欺负一下,这种人也属于社会底层服务人员,欺软怕硬是他的个性。也正是这种个性才会出现“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这种情况。孔乙己已经残了,但他还能麻木不仁的笑着往他伤口里撒盐。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他的生活快乐一些。

孔乙己中笑属于什么描写,孔乙己属于什么想象(5)

那些和孔乙己一样贫困的底层劳动人民——短衣帮,他们的笑都属于嘲讽的笑,也可以看做一种释放压力的笑。短衣帮平时过得比掌柜的还不如,每天被呼来喝去收人凌辱欺压。他们对这种恃强凌弱已经麻木。碰到孔乙己这个混的比他们还不如的人,自然要学着欺负他们的人那样嘲弄一番,来缓解自己身上的压力。

原文这样描写道“……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这里就可以看出只要孔乙己一道店里,喝酒休息的短衣帮就会笑起来。就好像再说,大家看那个怪人又来了,我们又有乐子了。这些人见到孔乙己就如同孩子见到了心爱的游戏,不玩上一会怎会甘心。

他们笑孔乙己如果说有什么恶意,倒也未必,他们只是下意识的去嘲笑比他们弱小的人。就如同美国著名喜剧演员金.凯瑞主演的《楚门的世界》结局那样,观众在叫好之后就又去研究下一步片。楚门和孔乙己有很多不同,但有一点确实相同的,他们都沦为了别人取乐的工具。这是他们的悲哀,也是拿他们取乐人的悲哀。

孔乙己中笑属于什么描写,孔乙己属于什么想象(6)

结语

孔乙己是可笑的,也是可悲的。可悲的他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读了一辈子只为科举考试的死书,却无法应用到生活中去提高生活质量。科举考试取消了,他还仍固执己见,抱着“君子固穷”的空洞思想不放,他又是可笑的。

不论可悲还是可笑,孔乙己对比那些嘲笑他的人还是善良的,本就不富裕的他在哪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还愿意将吃食分给孩子们,那些嘲笑他的人这一点就做不到。

笑人不如人,那些嘲笑孔乙己的人,在精神层面上比孔乙己更加空虚,这一点是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警示。

参考文章

《孔乙己》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