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是讲什么的,周礼七个方面是什么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6-26 01:19:12

《周礼》又叫《周官》,是阐述周代国家有关组织机构及宫吏职责的书。汉武帝时,河间献王刘德搜集到许多先秦旧书,其中有《周官》一书。西汉末年,刘歆校书,认定《周官》乃周公所作,与礼经并列,所以又称《周礼》。

《周礼》比其他儒经出世较晚,它立于学官之时,曾受到其他儒生的排斥,认为它很可能就是刘歆伪造的。从此以后、争论纷纭。

儒者郑玄为它作注,认为它是周公所作。唐代贾公彦等义为《周礼》郑注作疏,称《周礼正义》,后被收入《十三经注疏》,是最流行的读本。

据郑玄、贾公彦等人考证,中国古代的官制,有一个发展过程。上古时代,设官比较简单。尧舜时代,建立了“六官制”,即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官吏的数量,随时间推移,也在不断增加。舜时有五六十位,周代就有三百余位。郑贾所考事细节未必都是史实,但他所提出的“六官制”是逐步形成的理论,却不失为真知灼见。

周礼是讲什么的,周礼七个方面是什么(1)

《周礼》是详细叙述周代六官制方面的书。宋及以后的儒者曾多方考定,现在所见的《周礼》,不全是周公时代的旧制原文,但也不是后人依托所做,可能是经战国时代儒者改篡,使得原文与改篡内容之间难以区分。另一方面,即使是旧文,也未必是当时的事实。很可能是在周公领导下,设计出的一幅国家政治机构蓝图,却未能完全实行。

《周礼》全书分六个部分:大官家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由于冬官部分佚失,汉代刘德用《考工记》补上,作为该书的第六部分。据《周礼》记载,:

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图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

设官分职是天子的事情,所以《周礼》不讲天子。这一点,和现代国家不同。天子不是总统,不是官吏之首,更不是官吏的一员。天子是君,官吏们是臣。君是天之子,又为臣民之主,臣是君之仆。

据《周礼》记载,天官家宰主官为太宰,副手为小宰,助手有大夫、士若干。太宰的职务,“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是天子的首席辅佐。对下则统领百官:“以八法治官府”,“以八则治都鄙”驾驭群臣、百姓,管理外交、财政等等。年初颁布政令,年终进行检查,听取汇报。每三年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赏罚:

三岁,则大计群吏之治而诛赏之。

后世官吏的“三载考绩”制度,其根源在此。

太宰的直接下属是宫正、宫伯、膳夫、医师、酒正、女祝、女史等人;这些人是直接管理宫中事务的男女官员。说明依当时的设想,宫中事务应属太宰管理,但后世基本没有实行。

地官司徒的主官为大司徒,其副手为小司徒,直接助手有大夫、一若干人。下辖乡老、封人、县师、均人、山虞、川衡等人。直接负责管理地方官吏,管理山林川泽、主要是与土地有关的官吏。

大司徒要掌管地图,周知全国的山林川泽、土地及其地界的划分、物产的情况,为诸侯国建立社稷,指导人民根据土壤状况耕种,处理土地纠纷,决定土地税收,用祭祀鬼神来教化百姓,并直接管理民政及刑事诉讼、婚姻制度等。每年中春之月,令男女聚会举行活动。这种场合,男女可自由配偶,无故不服从命令的,要受处罚。这种婚姻制度,当是《诗经》中那些所谓“淫奔之诗”产生的现实基础。

春官宗伯是专管祭祀神灵的部门,被认为是“礼官之属”。其主官为大宗伯,副手为小宗伯。所辖官员都是与祭礼有关的官员,如管祭器的司彝等,管乐舞的太师等。太卜、太祝以及管天文历法的太史,也属春官宗伯。此外,春官还负责学校教育。

大宗伯最重要的职责,是按时祭祀昊天上帝及下属日月山川诸神,按时祭祀先王宗庙等等。依《周礼》祭天及祭祖活动大约可由春官代行。直到汉初,皇帝们必须亲自参加祭祖,祭天活动则往往由礼官代行。直到独尊儒术之后,皇帝才不得无缘无故地不去主持祭天大典。

春官宗伯的职务,秦汉时代改称奉常或太常,为九卿之一。隋唐以后,逐渐归属礼部,但职责未变。《周礼·春官》称上帝为昊天上帝,规定在冬日致祭上帝,这为后来所沿袭。

周礼是讲什么的,周礼七个方面是什么(2)

国家机构中有专管祭祀的部门,是政教一体国家中的正常现象。政教一体国家的官吏,同时也担任相应的宗教职务。太宰、司徒,以及下面提到的司马、司寇,都有相应的祭祀职责。在他们之上,是独尊的君主。君主不仅是国家元首,更是宗教领袖。

夏官司马有大司马和小司马,其职务是负责军事方面的工作。包括作战、训练、军械和马匹管理、后勤保障等等,同时主持和负责与军事相关的祭祀。司马一职在汉魏时代称大将军或大司马,地位极高,有时甚至比宰相还要显赫。一般是司徒、司马、司空并称三公。隋唐以后,军事归兵部,司马一职失去了昔日的显赫地位。

秋官司寇负责刑律。主官为大司寇,副手是小司寇,下辖大夫、士若干。平时负责断案量刑,祭祀时负责维持秩序。外交及宾客的礼仪,也由秋官负责。

代替冬官的《考工记》,是一篇重要的占代技术文献。讲述各种机械制造、金属冶炼等技术。在自然科学史上享有祟高的地位。

周礼是讲什么的,周礼七个方面是什么(3)

《周礼》的官职分工蓝图,大约由于分工太细、设官太多而在当时未能得到执行,后世更是有了许多演变。虽然如此,后世儒者也总到《周礼》中去寻找治国依据。比如王莽将《周礼》作为“改制”的根据,王安石还亲自为《周礼》作注,称为《周官新义》,且作为变法的理论根据。

所以总体说来,《周礼》是我国古代一部具有理论框架性质政治、宗教文献。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