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考加大了对语言得体题的考查力度。语言得体就是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即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的各种情景条件),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下面结合历年高考试题谈谈此类题型的设置角度及解题技巧。
1、考查不同场合语言的转换
语言转换,是对信息进行转达。这个信息传递过程共有三方参与:发出信息者、接受信息者、转达信息者。转达者的任务是将两者的信息进行有效沟通。要达到这一目的,就不能简单地“依样画葫芦”,而要根据语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否则,信息就不能顺利的转换。
【例1】(2005年福建卷)五四”青年节,希望中学邀请校友高明同学会母校演讲。根据以下材料,请你以学生支持人的身份把他介绍给同学们。(不超过80字)(5分)
材料:高明,男,1985年5月1日出生于干部家庭。父亲,46岁,中共党员,大学毕业,机关工作人员。母亲,45岁,大专毕业,小学教师。高明2004年毕业于希望中学,现为福建大学外语学院一年级学生。身高175厘米,圆脸,小眼。从小喜欢文学,爱好书法、体育等,小学时获得校“优秀班干部”称号和“故事大王”比赛一等奖,初中时获得县硬笔书法比赛二等奖,高二时获得市演讲比赛一等奖,大学时获得省大学生演讲比赛一等奖。为了这次回校演讲,他阅读了《演讲与口才》、《大众幽默》等刊物,写了一大本读书笔记,精心准备了演讲稿《放飞青春》。
【技法指要】此题考查依据不同的对象与不同的场合中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互相转化。原文提供的是一则简历,面向的是广大读者,是用书面语写的。现在面向的是同学,且在公众场合,介绍时要注意两点:①要使用口语,②要抓住被介绍人基本情况,听众感兴趣的内容即可,不必面面俱到。此题既考查重要信息筛选的能力,又考查用语得体。答题时要注意这一点。
【参考答案】高明同学是我校2004届校友,现在是福建大学学生,他爱好广泛,曾荣获省大学生演讲比赛一等奖。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做《放飞青春》的演讲。
2、考查特定语言环境的用语得体
所谓特定语言环境就是指特定时间、特定地点针对特定对象使用的特定语言,这类场合使用的语言往往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例2】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2003年全国卷)
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仍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1)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2)提示语(阅览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技法指要】这道题考查的是特定场合的语言得体。教学楼内和阅览室里都是传播文明、学习知识的地方,用“禁止喧哗,不许打闹”“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这样的字眼,语气生硬,既显出对人的极不尊重,也和这种特定场合的环境气氛格格不入。
【参考答案】第一句可改为:“除了宁静什么气氛也不营造,除了勤奋什么身影也别留下”;第二句话可改为:“带走的是知识,留下的是报刊”。这样的语言,亲切生动,既尊重了人,又和周围的环境协调一致。
3、考查不同文体的用语得体
文体不同,适用的语体也不同,如果生搬硬套,只能弄巧成拙。文艺语体生动形象,政论语体庄重有力,广播语体通俗易懂,科技语体科学准确,事务语体言简意赅。重视不同文体的不同语体,是高考语言得体题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3】广播稿要求通俗、口语化、一听就明白。把下面一段文字改作广播稿时,有四处非改动不可,写出这四处的序号。(1992年全国高考题)
自从(a)我省西部(b)地区发生强烈地震(c)以来,本市各界(d)对震灾(e)以后的人民生活十分关心,积极开展赈灾(f)活动,捐款累计(g)已逾100万元之巨(h)。我厂原来已经捐款(包括捐赠衣服、物品折款(i))8万元,昨天又捐款2万元。这些钱物已经转送(j)到了灾区(k)。
【技法指要】此题考查的是不同文体的语言得体。广播稿的听众,各种文化层次都有,为了确保所有人都能听懂。所以广播稿的语言要力求通俗易懂,口语化。而这段文字中的“赈灾”“震灾”书面语的色彩很浓,而且同音异意,容易使人误解;“逾100万元之巨”“折款”等语言文言味道很浓,一般人难以理解。
【参考答案】上面这些内容可依次改为“地震灾害”“赈济灾区”“超过了100万元”“折合人民币”,这样的语言一听就懂。
4、考查谦敬易混用的词语
谦称是表示谦逊的自称,敬称是尊敬对方的称谓。谦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呼自己,尊称的词语只能用于对方,两者不可混用。高考试卷经常在这方面设题。
【例4】下面是一位记者对接受采访的某著名作家之子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4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进行修改(5分)(2007年全国卷Ⅱ)
大家知道家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在文坛小有名气。我在上中学时候就读过他的不少作品,至今还能背诵其中的段落。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之中有幸接受我的采访,我对此表示感谢。
(1)将 改为 ;
(2)将 改为 ;
(3)将 改为 ;
(4)将 改为 ;
【技法指要】语言表达要注意谦词和敬词。谦词和敬词的正确使用是高考考查语言得体的重要内容,而且谦词和敬词都有其特定的使用对象和使用范围,不能随意更改。因此,必须辨识、牢记一些常用的谦词和敬词,才能在运用的过程中得心应手,言随旨遣。上文中的“家父”、“犬子”、“小有名气”、“有幸”均为谦辞,由记者说出,都不恰当,应换成相应的敬辞或其他恰当的词语。
【参考答案】 (1)“家父” 改成 “您父亲”或“令尊”;(2)“犬子” 改成 “儿子”;(3)“小有名气” 改成“很有影响”;(4)“有幸”改成“应邀”。
5、考查特定对象的用语得体
说话写文章要看对象,不注意对象,往往会造成用语不得体的现象。如:
【例5】穆天宇给余爷爷留一张便条,本想写得有点文采,却有4处用词不得体。请将不得体的词语找出来并进行修改。(4分)(2007年全国卷1)
余爷爷:
惊悉阁下病了,父亲让我登门造访,未能见面。现馈赠鲜花一束,祝早日康复!
小宇
6月7日
①将________ 改为________;②将_______ 改为_______ ;
③将_______ 改为________ ;④将_______ 改为_______ 。
【技法指要】 “惊悉”“阁下”“造访”“馈赠”均为敬辞,一般用于庄重、严肃,且又要讲求客套的场合,对象一般为身份、地位较高的人物。穆天宇给余爷爷写便条,用这些词语明显不恰当,属于用错了对象。
【参考答案】可以分别改为“听说”、“您”、“看望”、“送上”一类词语。
6、考查特定目的的用语得体
同一内容,因不同的表达目的,在内容取舍和侧重点方面也应有所不同。如:
【例6】 由于目的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说明也应有所不同。根据下面的要求,写两段话来说明文具盒。(1993年全国高考题)
目的一:为找回自己的文具盒。
答:
目的二:向别人介绍、推荐自己用的文具盒。
答:
【技法指要】同是一个文具盒,如果你是推销商,向人介绍这种产品,你就应该强调这种文具盒造型精美,功能多,价格低;如果你丢失了这个文具盒,想拟一则寻物启示,则要言明这个文具盒的颜色、形状、材料及文具盒内的文具等。
【参考答案】目的一:文具盒特征如下:绿色、长方形,帆布制成。文具盒内装英雄牌钢笔一支,圆珠笔两支,其他物品见面后详说。
目的二:该文具盒制作材料先进,经久耐磨,携带便利,造型精美,文具存放按类设计,取用方便,价格低廉,是学生理想的学习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