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名著,总会给读者以语言历练上的典范与示范作用,能够让读者从中获得语言的学习范本启迪。但《堂吉诃德》只能说是一种早期的外国文学著作,它的语言,不但与中国文学隔了国度的不同,更隔了时代的不同,小说里的语言,经过翻译体的转述,只能是一种书面语的汇集,而小说里的人物对话,都是由书面语长篇大论地堆砌着的,如果能够通过这种语言,去学到什么精妙绝伦的范本的话,那么至多是一种脱离中国现实实际的“谈话录”这种文体,而这种文体,希翼能够学到语言的精髓,那完全是天方夜谭。
而奇怪的是,中学生推荐书目里就喜欢这种“谈话录”体作品,如《歌德谈话录》也是中学生推荐书目,一如《傅雷家书》这类作品一样,都是一种即时性、单方向的发言录,属于信口开河、信手拈来的文体作品,对接受者来说,它们都属于断章取义的只言片语,接受起来相当的困难。现在听闻《傅雷家书》被请出了中学教材,应该说是识时务的一种选择。
《堂吉诃德》里还有大量的西班牙谚语,主要出自于桑丘之口,这可能给《堂吉诃德》带来了某种接地气的民间气韵,但是这种西班牙谚语,与中国人的思维习惯、表述方式与习语用法,完全没有共同之处,如果一个中学生把桑丘口中的西班牙谚语都背得滚瓜烂熟,可能语文作业的批改者都无法忍受。
况且,说一句比较势利的话,西班牙的文化是不是当今世界上独领风*的一支独门绝技,是不是一卷在手,能够覆盖重要的历史篇章与文化领地,相信每一个中国读者都有自己的掂量。把《堂吉诃德》这样的偏居一隅的西方文化作品当成经典要求中学生读懂、读通、读透,那完全是浪费时间,贻害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