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山下试新衣赏析,赞美徐州的现代诗句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10-29 18:57:45


箫声自蒹葭深处踏露而来,清音绵长。却忆当年,一袭青衫,自万水千山之外打马而至,风尘起,竹帘卷,漾了云龙湖水,绿了云龙山巅。

徐州城南的九节山,起伏蜿蜒,状似神龙,昂首向东北,曳尾于西南,山顶云岫烟岚,如龙翔云腾雾,故名云龙山。


云龙山下试新衣赏析,赞美徐州的现代诗句(1)

云龙山大门

山不高奇,但林壑幽美,俊秀逶迤。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幽香,佳木繁阴,美不胜收。春来,十里杏花盛开粉红若霞;夏至,四处山泉叮咚清冽如鉴;秋日,晴云冉冉鹤翔碧霄;冬寒,腊梅疏疏香盈峦峰。山上古迹众多,曰北魏大石佛,曰唐宋摩崖刻……

远去的时光,淅淅沥沥,这一座青山,因了东坡的来临,便又多了一些故事,添了诸多诗意。


云龙山下试新衣赏析,赞美徐州的现代诗句(2)

苏东坡

馥郁酒香氤氲着云龙山,风流倜傥的文豪苏轼,辄饮必醉。每醉酒,必吟诗,今晨往事,声声叹息,贬谪之痛,尽在酒里。酒酣,与王巩、颜复、张天骥等结伴,同游云龙山,乱石如羊,东坡脚步踉跄,中途不胜酒力,遂醉卧于黄茅冈一平整石板之上:

”醉中走上黄茅冈,满冈乱石如群羊。

冈头醉倒石作床。仰看白云天茫茫,

歌声落谷秋风长,路人举首东南望,

拍手大笑使君狂”。

清代刘廷玑在《黄茅冈诗》中说:“满丘乱石也平平,一醉坡仙便著名”。此石遂名:东坡石床。

云龙山下试新衣赏析,赞美徐州的现代诗句(3)

枕云卧石

苏轼喜登云龙山,多为拜访张天骥。张天骥者,苏轼交心之友,自号云龙山人,又称张山人,才华满腹,却不愿为官。隐居徐州云龙山西麓黄茅冈,躬耕自资,奉养父母。于云龙山顶建一茅亭,养鹤数只,天天以训鹤为事。苏轼艳羡其悠闲旷达、超尘出世,遂作《放鹤亭记》,以抒己志: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云龙山下试新衣赏析,赞美徐州的现代诗句(4)

放鹤亭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元丰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记


云龙山下试新衣赏析,赞美徐州的现代诗句(5)

放鹤亭

贬谪三年徐州地,彭城诗文传千载,那造福众多古彭人,苏堤拦洪水,三年的光阴,被流水带走,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云龙山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落晖。清寒的山风,摇曳着刚吐新芽的嫩枝,红尘茫茫,心雨飘摇。苏东坡,是谁,为你拂去了眉间的寂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