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日在网易云音乐的推送里,听到了张晓棠的歌曲“苏幕遮”。古筝琵琶流水调,中间还有穿插的戏腔,颇为感觉惊艳,一时间单曲循环了好几遍。
然而回头一想,到底“苏幕遮”是啥意思?
语文学的不好的底子又暴露出来了,于是赶紧去问度娘,一看,原来是这么回事。“苏幕遮”是一个词牌名,正体,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
最有名的,莫过于范仲淹写的那首“苏幕遮.怀旧”。这首歌的歌词来看,很多也是出自这首范仲淹的词,比如“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这几句就是一模一样照搬照抄的。另外的几句稍微加了修改,为了押韵,把原来词中的“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改成“夜夜好梦留人睡”,把“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改成了“楼高休独倚,酒入谁人愁肠,化作相思泪。”
因为这首“怀旧”,最有名的恐怕就是最后这一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再回到苏幕遮的意思,解释为原来是唐朝时候的一种曲调,源自龟兹国,这个国家现在在吐鲁番的高昌古城附近。那个年代,民间有一种习惯,在盛夏时节以水交泼一边还载歌载舞。(这让人想起少数民族的泼水节),在这个曲调响起的时候,通常胡人们会跳一种浑脱舞,这种叫做“泼寒胡戏”的舞蹈居然在腊月这种寒冷的季节跳,实在是令人佩服。(毕竟还要面临被冷水泼到的尴尬,不怕着凉么?)“浑脱”是“囊袋”的意思,原指用牛羊皮制成的革囊,可作渡河的浮囊,也是西域游牧民族用以盛水或奶的工具。跳舞时舞者用油囊装水,互相泼洒,故称之为“泼寒胡戏”,而表演者为了不使冷水浇到头上,就戴上一种涂了油的帽子,高昌语叫“苏幕遮”。
这么说,苏幕遮=油布帽子?后来又有解释为,苏幕遮是波斯语的译音,原义为披在肩上的头巾。《苏幕遮》的曲名正是源于歌舞者的这种服饰,因而得名。
可是这样有名的舞蹈,在唐朝,居然被唐玄宗给下令禁止了,认为“有伤风化”。啧啧,要知道唐朝可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开放的时代,基本上来说是没有什么“风化”概念的,这“泼寒胡戏”得跳得多夸张才会让唐玄宗下令禁止?最终改成7月份才放开让你们跳7天的那种类似驱鬼消灾的民俗?-“每年七月初,公行此戏,七日乃停。”
那么得回到舞者的打扮,看古书形容的大概意思就是兽面,或像鬼神,戴着种种面具,披头散发,以泥水沾洒行人;或持罗缩搭钩,捉人为戏。等等,跳舞就跳舞,还要用钩子捉人?那不就有了索命鬼既视感?这已经不单单是跳舞了,试想大好市民走在路上,本来凑热闹看个舞蹈,忽然被蒙面舞者伸出一把夺命长钩给你勾走了,就问你怕不怕?长此以往,何谈治安?
这种场景,倒是让人想起电影“青蛇”的开头,诸多丑陋众生的扮相,嗯,应该禁,禁的没问题。
范仲淹写完“苏幕遮.怀旧”,随后又有不少诗人写了其他的“苏幕遮”词作,比如梅尧臣写的“苏幕遮.草”,苏东坡的“苏幕遮.咏选仙图”等,这些作品诞生之后,“苏幕遮”已经成了的的确确的词牌名,没人再跟牛鬼蛇神扯到一块儿去了。
但是人们心中的离愁别绪,思情别恨,说起来,跟会勾人走的鬼神又有什么区别?要不然怎么又会深锁眉头,写出“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千古流传的绝句来?
到了如今,这首词被改成了流行歌曲,看到“苏幕遮”的作词叫做“边疆”,应该是化名,而作曲则是“雷烈”,更是很少听到,也有人说,这个曲子是金志文写的,仔细听,倒是跟小金同学写的“肩上蝶”等曲子有雷同之处,这首歌的词曲和演唱者都那么不起眼不出名,倒也真是奇事一件。
演唱者张晓棠
这首歌的歌词中,除了取材于范仲淹的“苏幕遮.怀旧”之外,还有几句是引用白居易的“长相思.汴水流”。原诗中的“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在歌词里,被改成了“思悠悠,恨悠悠,何时方始休”。而诗中的最后一句“月明人倚楼”跟“怀旧”里的“楼高休独倚”相呼应,而“长相思”对应“化作相思泪”,所以说这首“苏幕遮”,唱的主题,说到头,也就是“相思”二字。
这多少年间,古人创作的诗词绝句被修改成流行歌曲的,屈指可数,除了前阵子听得欢快一口气能背完的“琵琶行”之外,这首“苏幕遮”也算是比较经典的了,如果以后还有这种风格的流行曲改编,我想我应该还是会开启循环模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