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句诗,感动了很多人。
这两句诗出自我们中国盛唐时期,日本人长屋写的一首汉诗《绣袈裟衣缘》。
诗曰: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长屋,日本天武天皇的孙子,后皇子尊的儿子,历任中纳言、大纳言、右大臣,公元717年,以亲王身份执掌朝政。
长屋对中国的佛法非常敬佩,1300年前,他执政期间,曾派遣专人到唐朝学习佛法,给唐朝的僧人赠送了上千件袈裟,并在每一件袈裟的边缘,都绣上了这首《绣袈裟衣缘》。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对仗极为工整。
“山川”对“风月”。“异域”对“同天”。
山和川,都依附在地上,一个国家的山川,都属于这个国度,这个地域,一般不会是另一个国度的。
然而,天上的风月,却不受此局限,即便万里之遥、不同国度的人,都可以共享共见。
也正因为“风月同天”,才不受异域之限。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我们虽然山川不同,风物有异,但我们毕竟同在一片天空下,沐浴着同样的风,享受着同样的月,同为天下苍生,希望唐朝的高僧圣徒们,能远渡扶桑,到我们这里来传经授法,共结善缘。
长屋这首诗里,包含了“普天之下,莫非兄弟”的真实感情,表达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美好希望,朗朗上口,温馨感人。
这首诗虽然简单,但意义深远,被收进了《全唐诗》,供后人反复吟诵。
不仅如此,这首诗后来还促成了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经授法。
唐开元二十年(732),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等,受日本政府委派西来大唐,求诸佛法。在扬州,他们拜会了大明寺主持鉴真高僧,向鉴真请求道:“我国虽有佛法,但缺少传戒的大师,如同在长夜的暗室中寻找东西,却没有带来光亮的蜡烛,请求大师不远万里,去大海之东,作我们僧众的导师,给我们送去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