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历史是一段由英雄谱写的壮丽史诗,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一些神明一般的人物。
他们超越了天命的打压,拨开命运的乌云,用自己的功绩为后世几千年的历史定下了基调,制定了规则。
秦始皇
如秦始皇在横扫六合之后,大力推行书同文、车同轨以及统一度量衡,并且将君权理念注入到绝大部分华夏人的骨髓,使得后世的人能在精神上成为一个整体。
无论中国今后割据势力多么强大,社会格局多么混乱,统一都是必然趋势。
始皇帝奋六世之余烈,以一己之力将散落的中华民族铸成一个整体,才避免了中国像欧洲一样小国林立,他以凡人之躯,比肩神明。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也正是前文所述的那种凭一己之力而给后世定下基调的人。
如果没有他,咱们上古时代几千年的历史就可能只是神话,无从考证。
而《史记》这千古不朽的皇皇巨著,也只有司马家才能写,唯有司马迁才能执笔,换成其他任何一个人都缺少一种无法言语的内涵。
为什么这么说?这需要从司马迁的身世说起。
司马迁的史学世家关于司马氏的起源,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就多有表露,他把远古时代的重黎氏引为自己的祖先。
而重黎氏在夏、商两代时世序天地,及至周宣王时,重黎氏的诸多后代中出了个叫休父的人被封在程地,官至司马,辅佐国政,执掌军队。
在休父平定了许方之后,周宣王因其功勋卓著允许他以官职为姓,于是休父之后就改姓司马。
司马氏后来又分为两支,一支仍“以官为氏”而称司马氏,另一支“以国为氏”称程氏。
继续以司马为氏的这一支世代为史官,至东周周惠王、囊王时期王室大乱,司马氏于是前往当时的大国晋谋求生路,并且分散定居晋地。
公元前621年,晋襄公逝世,国相赵盾执掌政权,就在赵盾春风得意之时,一股反赵同盟正在相互勾结,一场晋国内乱即将拉开序幕。
而司马迁祖上的那一支,不愿过多地卷入这场内乱之中,于是去晋适秦定居少梁,从此扎根。
司马迁大费笔墨的说明自己的身世,大概是为了说明自己出身于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史官世家,他所著《史记》有着丰富的史料支撑。
司马迁的祖先定居秦地之后世代仕秦,他的八世祖就是与张仪辩论伐韩、还是伐蜀的司马错。
他的六世祖为白起的部下,而且祖父司马喜、父亲司马谈都是汉朝的太史令。
司马迁
他的父亲司马谈在汉武帝初年世袭了太史令的职位,这个职位权力不大,但他非常喜爱这个职业。
并且他在当时的三大儒唐都、黄子、杨何的悉心培养下成为了一个通晓天文、阴阳吉凶,信奉黄老之学的大学者。
“谈为太史公,太史公学天官于唐都、《易》于杨何,习道于黄子。(《史记·太史公自序》)”
从司马迁懂事起,司马谈的言传身教,也使得司马迁立志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史官。
及至司马迁年长,司马谈将他安排到了古文学大师孔安国门下学习《古文尚书》,在今文学大师董仲舒门下学习《公羊春秋》。
今古并休、广泛涉猎诸子百家的各种著作及史书养成了他精益求精、批判性继承的精神。
于是他在大量阅读书籍之时不仅予以详细考究,还不一味的迷信权威全盘接受他们的思想,而是批判性的继承和吸收其合理内核。
就算是他老师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他也有所批判、有所取舍。
这也使得司马迁在创作《史记》之时,有着丰富的史学修养与文学素养,正是这些在年轻时候养成的批判性精神,使得《史记》在创作之时对那些荒诞不经或者不可考信的桥段均舍弃不录。
司马迁出生史学世家,拥有别人无可比拟的第一手资料,且自幼经父亲及大儒们的熏陶而养成了精益求精、批判性的精神,这也是《史记》名垂千古的原因之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司马迁不仅有着读破万卷书的意志,还有着行万里路的实践精神。他在吸收了前人的优秀成果之后,又始终觉得他所学的都不是第一手资料,这些二手资料难免有所纰漏。
于是他抱着“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的精神,在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开展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实地调研,以求对历史进行详细的考察和获得第一手资料。
后来他又以太史官的身份得以和汉武帝巡游各地,得此机会,他不仅见到了恢宏大气的大汉盛世,也对许多地方的历史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考察。
他在元鼎六年时又奉命出使西南。
“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史记·太史公自序》)”。
司马迁登九嶷观舜所葬之地,又下江南过钱塘由吴至越,探寻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处,然后前往姑苏,在春申君的旧城故宫逗留了一段时间,又接着北上探访淮阴父老寻找韩信封王拜相前的故事。
又适齐、鲁观孔子遗风,接着在前往秦末楚汉风云人物的故里探寻他的发迹秘密。然后考察了楚汉相争的古战场,体验项羽的穷途末路,最后回到了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