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这本书有什么特点,史记中的优美句子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10-31 19:19:27

这是一个中国文化在各方面开始定型的时期。

作为文化的载体的书面文字文言文,也在这个时期大致定型。

在这个时期出现的史学巨著《史记》,以它雄深雅健、明白晓畅的文字风格,成为了文言文的典范,千百年来一直是文人写作所效仿的模板。

以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为首的“唐宋古文八大家”就格外推崇《史记》。

史记这本书有什么特点,史记中的优美句子(9)

北宋文学家陈师道曾经带着自己的文集求教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曾巩问他:

“曾读《史记》否”?

陈师道回答说:“自幼年即读之矣。”

曾巩说:“不然,要当且置他书,熟读《史记》三两年耳!”

他建议陈师道先把其他书放一放,用两三年的时间熟读《史记》。

明代的散文大家归有光、清代的桐城派、阳湖派也以《史记》为古文的最高标准。

所以说,读《史记》所学到的,是最纯正的文言文。

史传类的文言文还有一个很好的优点,那就是讲解起来没有困难。

很多古代经典,因为内涵比较深,普通的家长不好把握。

史记这本书有什么特点,史记中的优美句子(10)

但是《史记》这样的史书,主要以叙事为主,只要字词理解了,故事情节基本就理解了。

可以说阅读史传类文言文的能力,代表的就是纯粹的文言文能力。

那么《史记》这本书应该怎么给孩子读呢?

-02-

《史记》应该怎么读

1)

读哪些部分

我们知道,史记这本书的篇幅很大,有五十多万字,肯定不可能都读。

首先,尽量读由司马迁本人所写的部分。

像《史记》这样的大型通史,其实属于一种资料汇编,其中并非所有的篇目都是司马迁本人的手笔,相当的篇幅是他整理汇编的之前的文献。

比如说史记第一篇《五帝本纪》,基本上就是来自于《尚书》,所以文字非常古奥难懂。

史记这本书有什么特点,史记中的优美句子(11)

这不是后代标准的文言文形式。

真正确定《史记》文言文典范的,是司马迁本人所写(至少是改写)的部分,比如说楚汉争霸到汉代以后,还有战国时期很大一部分。

但是,一个单篇的篇幅还是太长,所以我们需要截取里边的精彩段落。

比如说,在《项羽本纪》里截取垓下之围的段落,在《平原君虞卿列传》里截取毛遂自荐的段落。

2)

怎么读?

具体的诵读方法,就是“三七法”:

三七法:同样的内容,每天读三遍,一共读七天。一个流程走完以后,又开始新的内容,如此循环。

第一天可以不用讲解,先搞清楚发音,让孩子先流畅地读下来。我的诵读资料上需要注意读音的字都有注音,四年级以上的孩子可以直接照着读(四年级以下不太建议读《史记》)。家长要留意孩子有没有读对这些容易读错的字,随时纠正。

最好给孩子申请一个喜马拉雅账号,让他一边读一边录下来,这样有助于发现孩子诵读过程中的读音错误,以便及时纠正。

从第二天开始,每天讲解一点点,这样到最后一天,大概率就解释得差不多了,再问问孩子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查缺补漏解释一下。

一周下来,轻轻松松一段《史记》就完全掌握了。

3)

一个意外收获

因为《史记》是第一流的记叙文,在读的过程中也可以学到很多写作文的方法。

举个例子,《项羽本纪》里“巨鹿之战”的段落(可以直接看译文):

原文: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作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译文:

这时,楚军强大居诸侯之首,前来援救钜鹿的诸侯各军筑有十几座营垒,没有一个敢发兵出战。到楚军攻击秦军时,他们都只在营垒中观望。楚军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士兵们*声震天,诸侯军人人战慄胆寒。

司马迁没有正面描写巨鹿之战的战况,而是用旁观的诸侯军来反衬烘托,真是非常巧妙地写作手法。

当然了,这一部分是属于锦上添花,没有也没关系。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