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是一本讲述东周时期历史的史书,要弄清楚它的由来,有必要从《春秋》谈起。
春、秋是一年四季中的两个季节,因为一年只有一次,所以常用来代替一年,惯用的说法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几度春秋”。
在司马迁写出纪传体史书《史记》并成为古代史书的主流体例之前,在先秦时期,史书的主流是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
因为是按照时间顺序,一年年记录发生的历史事件,所以当时周王室、以及各国都把国史称为“春秋”。
我们如今提到的《春秋》,指的则是鲁国国史。
按照常理,鲁国的国史应该起源于鲁国建立,终结于鲁国灭亡,也就是武王伐纣建立西周分封周公到鲁国,让周公的长子伯禽就封(前1043)开始,战国时期鲁国为楚考烈王所灭(前255年)结束。
鲁国始祖——周公
但《春秋》这本书并没有涵盖鲁国历史的全部,它的开端在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结尾在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
作为儒家经典,《春秋》传说是孔子编撰过的,这点从他的结束时间也可以看出,他老人家就是在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去世的。
孔子把鲁国的国史中这一段拿出来编撰成一本书作为儒家经典来讲授给弟子,自然是为了弘扬儒家的政治理念,宣扬儒家的价值观,同时通过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培养能够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接班人,所以才有“孔子作《春秋》,使乱臣贼子惧”的说法,
孔子讲学
《春秋》一书影响巨大,大到那个时代都被称作“春秋”时期,基本以书的起止年代为时代始终。
但是,《春秋》一书,按照今天的说法,其实就是一本“标题新闻”集,每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在书中不过是一句极为精炼的古文,显然是不可能达到上述效果的,孔子在给学生讲述时,一定会对每句话展开进行阐述。
换句话说,春秋只不过是授课大纲而已。
夫子阐述的内容被弟子记录、整理流传出来叫做“传”,相对的《春秋》原文则被称为“经”,《春秋》有三本流传下来的“传”,分别是《公羊传》、《谷梁传》以及《左传》。
可能是记录者有所侧重,也可能是后期传播过程中导向不同,三本书中《公羊传》、《谷梁传》更偏重于解释《春秋》的“微言大义”,着重点在于表明《春秋》政治观点上,哪句话是褒,哪句话是贬,哪个字又暗含讥讽;《左传》则不同,主要的笔墨花费在完整地讲述春秋“标题新闻”提及的事件上。
所以,从这角度上说,《春秋》三传中只有《左传》才算是真正的史书。
此外,由于众所周知的秦始皇“焚书”,先秦时期的经典大多经历了一个中断再恢复的问题,即所谓的“古文经学”、“今文经学”。
“今文经学”指的是西汉儒学被官方重视后,从口口相传的大儒那里寻找回来的儒家经典,因为以“隶书”书写,所以叫做“今”文。
而“古文经学”则是指汉鲁恭王拆毁孔家旧宅从墙壁中找到的典籍,即所谓“孔壁得书”,以及部分宫庭秘府藏书。
“孔壁得书”
不过,到了晚清,维新派认为,所谓的古文经其实是西汉末年刘歆伪造的,目的是为了给王莽篡夺汉家天下造势,康有为的重要作品《新学伪经考》撕的就是这事。
《左传》传说是“孔壁得书”的典籍之一,现代学者普遍认为,虽然它是《春秋》的传,但最初和《春秋》却是分开成书的,即所谓“经传别行”,直到东汉之后,才出现了现在这种每一年先书经,再书传的编排方式,即所谓的“经传合编”。
但这也造成一个问题,就是《经》与《传》并不是完全对应的,在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春秋》结束后,《左传》还有记录,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才结束,这些年内容被称为“无经之传”,同样,有些年代《春秋》记录的多件历史事件标题,在《左传》中也没有对应的内容,被称为“无传之经”,如文公十八年,经文中共载九件事,其中两件“秦伯罃卒”与“季孙行父如齐”传中没有。
《左传》和《诗经》、《离*》等众多先秦作品一样,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无论在文学上、政治上、军事上、还是思想上都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