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特征,青海地理环境简介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11-07 05:28:27

青海省:

总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辖2个地级市、6个自治州;截至202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95万人。

地形、地貌: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形复杂多样,五分之四以上的地区为高原。全省地势总体呈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的态势,西部海拔高峻,向东倾斜,呈梯型下降。东部地区为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各大山脉构成全省地貌的基本骨架,境内的山脉有东西向、南北向两组。

青海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特征,青海地理环境简介(1)

青海全省均属高原范围之内,平均海拔3000多米,最高点昆仑山的布喀达板峰为6860米,最低点在下川口村,海拔为1650米。巍巍昆仑山横贯中部,唐古拉山峙立于南,祁连山矗立于北,茫茫草原起伏绵延,柴达木盆地浩瀚无限。长江、黄河及澜沧江(湄公河)之源头在青海。

青海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特征,青海地理环境简介(2)

青海省地貌相接的四周,东北和东部与黄土高原、秦岭山地相过渡,北部与甘肃省河西走廊相望,西北部通过阿尔金山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相隔,南与藏北高原相接,东南部通过山地和高原盆地与四川盆地相连。

气候:

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部,其气候以高寒干旱为总特征,是典型的大陆性高原气候。这表现为冬寒夏凉,春秋相连,并且全省年平均气温在-4℃~8℃之间。此外,青海省的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冬季漫长而夏季凉爽。气温日较差大,而年较差小。至于降水量方面则较少,地域差异大。具体来说,东部地区的雨水较多,而西部地区由于干燥多风,缺氧和寒冷的环境较为显著。

青海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特征,青海地理环境简介(3)

从地形影响的角度来看,青海省的年平均气温总体上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特点。久治县是青海省全省气温最高的地区之一,多年来的平均气温达到了2.3°C。

青海省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又受地形影响,大部分地区属于非季风区。因此,其降水量较同纬度的东部地区稀少。全年的降水量在50毫米至450毫米之间变化,其中冷湖镇的年降水量仅为15毫米。值得注意的是,青海省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是久治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74毫米。

河流、湖泊、水系分布:

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部,境内河流、湖泊和水系分布广泛。该省的河流数量相当丰富,流域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518条。在这些河流中,有的分布在祁连山地,如黑河、疏勒河、党河等,各河均流入甘肃省的河西走廊;有的分布在青海省西南部地高天寒的可可西里山,由为数众多而各自独立的河湖构成,其中河流有50条。此外,青海湖是该省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之一,是青海省重要的淡水资源

青海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特征,青海地理环境简介(4)

从水系的角度来看,青海省的水系主要分为四部分:长江水系、黄河水系、澜沧江水系和内陆水系。一般来说,地表水的天然水质东部优于西部,山区优于平原或河谷平原地区。具体来说,河水的矿化度和总硬度由东北和东南向西部逐渐增大。在东北部和东南部的一些地区,如黑河、大通河流域,由于降水丰沛,河水矿化度一般小于300毫克/升;而在柴达木盆地和茶卡—沙珠玉盆地的大多数河流,以及柴达木盆地中心及西北部的河流,河水矿化度可以高达1000毫克/升以上。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