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每天微信的大量文章,佳作很多。但鄙人发现,粗糙滥发的文稿也不少。此类文稿之所以如此尴尬,因素很多,但鄙人认为,作者未能选择恰当叙述角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通常讲,叙述角度也可称“视点”。叙事作品有一个由谁来讲述的问题,是作为“局外人”的作者,还是作品中的人物?如果是作品中的人物,又具体落实在哪一位身上?叙述角度与作品总体结构关系很大,特别是“内视”角度(即把“视点”安放在局内某人物身上),关系尤为密切。
举例为证。大家熟悉的鲁迅先生精品《孔乙己》,作品是以酒店为中心来规范题材、安排情节的,好像在咸亨酒店里设了一架摄影机,不断给孔乙己拍照,来一次拍一张,再来一次,再拍一张。这显然跟作品把“视点”置放在酒店密切相关。
再进一步议,作品没有交待孔乙己过去的经历,没有写他酒店以外的活动,这样剪裁的重要依据,还在于作者选择了咸亨酒店里的小酒僮作为叙述者。小酒僮是个刚来不久、足不出户的孩子,因此只能就自己目力所及予以描述。如果把叙述角度换一下,放置在其他人物身上,或由作者从局外叙述,不交待孔乙己的历史等等,就不够自然,作品结构上缺乏合理依据。
英国作家毛姆在对《呼啸山庄》(三十多年前鄙人阅读过此小说)的叙述角度的分析中也说明了这个道理,他认为《呼啸山庄》的故事主体由丁太太讲述,这是因为,如果从作者叙述的角度,小说就要交待希思克利夫离开山庄的那几年生活,而写这样的生活对艾米莉这样的作者是很困难的,于是只好把故事交给一直住在山庄里的丁太太,这样一来,小说对人物活动过程的取舍、剪裁,便有了合理的解释。人物只要把他所了解的事实告诉你,至于他不了解的,尽可由你自己去想象。
从文友们写作实践来看,无论你是写小说,还是创作散文(也包括写其它文体,如随笔、杂感之类),作者都应当从能否表现作品思想内容、是否便于刻化人物、显示形象内涵出发,选择合适的叙述者,以取得组织材料的“最佳角度”,创造出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作品来。如此,你的作品(文章)就能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