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传的中心思想,霍光传全文断句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11-10 08:16:19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霍光家族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忠君报国,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元·郑德辉《伊尹耕莘》第二折中说道:“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济世安民,忠君报国,乃是男儿所为。”明·无名氏的《杨家将演义》第八卷中也曾说道:“忠君报国之丈夫,马革裹尸,肝胆涂地所不辞也... ...”

按照世俗的喜好,忠心耿耿的为官者总是会得到人们的爱戴,在长久的忠义思想的浸淫下,“忠”和“奸”泾渭分明,没有一丝混淆。对于那些不忠不义的篡位者,人们嗤之以鼻,厌恶至极。对于那些忠义的英雄们的故事,更是乐于传颂后世,使其千古流芳。

霍光传的中心思想,霍光传全文断句(1)

其实,在真正的古代官场里,忠和奸并没有十分明确的界限。但凡是被怀疑衷心的,肯定是一些治世之能臣,而一个平庸的官员,想不衷心都难。

在古代,朝堂上百官在列,各有各的本事。而在历史上,因为功高震主而被怀疑的能人大有人在,即使没有谋反之心,到时候,大大的帽子扣在头上,说是反贼那就是了。

其实,真正的聪明人心里总是七窍玲珑,把什么都预算在列,什么都心知肚明。这样的人如果想要活命,是不可能一心一意为君王的。最是无情帝王家,想要在虎狼环绕的朝堂上安身立命,首先要活络圆滑。

霍光传的中心思想,霍光传全文断句(2)

所以,官场上最不缺的就是那些左右逢源的人,最缺的是那些对君王言听计从的庸人。

所谓豪杰,在治世并不是不存在,而是他们没有机会证明自己的存在。这也就是所谓的“时势造英雄”一说了。乱世之中,国不成国,君不成君,在活命和保一个不那么信任自己的帝王上,聪明人都不会坚持选择忠义的,否则,那就是傻子。

在繁盛的西汉王朝,就曾经出现了这么一位能臣,他就是霍光。刘彻风光一生,临了做出了一个愚蠢的决定:立子*母。也正是因为这个决定,让霍光抓住了机会,成功的把持了朝政。但是,霍光并没有打算取而代之,而是尽心尽力的辅佐新主,成了恪尽职守的好大臣。

霍光传的中心思想,霍光传全文断句(3)

此外,霍光的儿子霍禹以及霍光哥哥的孙子霍云都是中郎将;霍云的弟弟霍山任奉车都尉、侍中,掌握胡、越兵权;霍光的两个女婿分别是长乐、未央宫的卫尉,掌管整个皇宫的警卫;霍光兄弟的女婿及外孙都有资格参加朝会,担当诸曹大夫、骑都尉、给事中的官职。

可是,刘氏的子孙不争气,不久之后这个新主就病死了。按理说,这时候正好可以篡位了,但是,霍光压根没往这方面想,而是辛辛苦苦从民间寻回了因为巫蛊之乱而流落在外的刘病已。刘病已后来也确实是大汉王朝的一位不可多得的贤明君主,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

由此来看,霍光倒是个称职的辅佐大臣。

霍光传的中心思想,霍光传全文断句(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