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的红门主要内容,草房子红门的主要内容概括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11-30 05:54:14

一、写在之前

有网友和专家说,《草房子》是写着写着,就忘记了是写给孩子看的。

我倒是觉得,说反了。

《草房子》前面写得都没法给孩子看,写到最后两章,才发现,我是在写儿童文学呢,于是开始写给孩子看的内容了,后面两章倒是可以。

最终教材组就选了倒数第二章,修改后,成为初中一篇教材,也只能从后面这两章中选了。

如果是如网友所说,写着写着忘记写给孩子看的了,那么,教材组挑选倒数第二章内容,编成教材,这该有多讽刺呀!

有网友和专家说,《草房子》是“成长小说”,适合少年至成年阶段阅读,不是严格的儿童文学。

我想说:此入选操作是否有问题呀?

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

基础教育,10岁左右就开始推荐了吗? 混在一起啥意思嘛?

草房子的红门主要内容,草房子红门的主要内容概括(1)

《草房子》封面

草房子的红门主要内容,草房子红门的主要内容概括(2)

《草房子》章节

二、第八章 红门(二)

关于立意

如果一定要从《草房子》中找出能放入语文教材中的篇目,那么只能从这一章选取。这一章的写作风格和前面几章截然不同,有点类似《老人与海》的故事。

《孤独之旅》比《红门(二)》更加有意义,原文章节中“红门”起名,是为了强调这是一个全村首富的故事。

改编之后《孤独之旅》不断向前向前向前,前方就是文章的目标;但是原著中往前的目的,就是“对财富的不可遏制的*,使他将自己的儿子也卷入了一场梦想”。

修改前后,文章的立意被偷天换日。

当然对财富的追求,无可厚非,但是故意不说,偏偏不说,只做不说,而且还要学习立意改变后的文章,还要在课文中注那么多问题,要学生阅读时引发思考,注意,不能说忠于原著的思考,而是修改后文字的思考,还要出题考试,这不是难为人吗?

我就不信,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会把原著中的终极目标讲给学生听,学生听到的,还不是那些美文分析,忘记了原著初衷。

麻油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但它竟在一天早上,忽然一落千丈,跌落到了另一番境地里。杜家的独生子杜小康失学了,只好跟着父亲去放鸭。

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

杜小康家有油麻地最高大也最结实的房子。小青砖,小青瓦,一看就是用钱堆成的好房子。后三间,左两间,右两间,前面立起一道高墙,连成一个大院。院门两扇,为红色。虽然已多年未上新漆,但那门在擦拭过之后,依然很亮,照得见人影。

在离开学校的最初的日子里,杜小康除了带父亲治病,其余的时间,差不多都在红门里呆着。

当杜雍和终于能行走时,他由祖上承继来的那种对财富的不可遏制的*,使他将自己的儿子也卷入了一场梦想。他决心将沉没于深水的财富以及由它带来的优越、自足与尊敬,重新找回来。早在他无奈地躺在病榻上时,他就在心中日夜暗暗筹划了。油麻地最富庶的一户人家,败也不能败在他的手中。大红门是永远的。他拉着拐棍人走了所有的亲戚和所有他认为欠过他人情的人家,恳求他们帮助他度过难关。他要借钱。他发誓,钱若还不上,他拆屋子还。他终于又筹集到了一笔款。春天,他从鸭坊买下了五百只小鸭。他曾在年轻时放过鸭。他有的是养鸭的经验。他要把这些鸭子好好养大,到了秋天,它们就能下蛋了。

晚上,杜雍和走到儿子身边:“不是我不让你读书,而是拿不出钱来让你读书。家里现在养鸭,就是为了挣钱,挣很多的钱,以后让你安安心心地读书几书,迟读一两年,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秋天,鸭子就能生蛋了。生了蛋,卖了钱,我们再买五百只鸭……隔个一年两年,家里就会重新有钱的,你就会再去学校读书。要读书,就痛痛快快地读,不要读那个受罪书……”

当杜雍和对杜小康说“以后,你和我一起去放鸭”时,杜小康几乎是哭喊着:“我要读书!”

一直对独生子宠爱无边的杜雍和,因为这场灾难,变得不像从前了。他脾气变得十分暴烈。他冲着杜小康骂了一句,然后说:“你只能放鸭!”

草房子的红门主要内容,草房子红门的主要内容概括(3)

9年级上册教材

草房子的红门主要内容,草房子红门的主要内容概括(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