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西周末期获封,战国前期被韩国所灭。
郑国的始封君名字叫姬友,据《史记*郑世家》记载姬友是“周厉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姬友是周厉王姬胡的小儿子,可以称呼为“王子友”,他是周宣王姬静的异母弟弟。周宣王二十二年,姬友获封于郑地,郑地在陕西华县以东,这一年姬友三十三岁。
西周的末代天王周幽王姬宫涅让自己的季父、郑国国君姬友担任周王室的司徒。这时候已是西周末年,风雨飘摇,身为郑国国君的姬友开始考虑郑国的生存之道,可见这位郑伯是一个深谋远虑的人。《国语*郑语》里记载了姬友和周王室的太史“史伯”的一番讨论。
姬友身为王室司徒,“甚得周众与东土之人”,也就是说姬友很受拥戴,“周众”是指西周的民众,“东土之人”则是指陕以东的民众。西周初年,以“陕”为界,陕以西由召公所治,陕以东则由周公治理。“陕”是指现在的河南三门峡陕州区。这时候的情况与西周初年是截然两番,《国语》说“王室多故”,其实也就是《史记*郑世家》里说的“幽王以褒后故,王室治多邪,诸侯或畔之”。周幽王以褒姒为王后,政治混乱,诸侯纷纷叛离,西周王朝马上就要分崩离析。小小的郑国怎么能逃出乱世避免一死?
史伯为郑国国君姬友分析了一下当时的形势。“王室将卑,戎、狄必昌”,王室衰微而四周的戎、狄昌盛。成周洛邑南、北、西、东的诸侯国不是同姓子弟就是异姓甥舅,要不就是蛮、荆、戎、狄这样的凶顽之人,只有“济、洛、河、颖之间”都是子男之国,虢、郐为大,还可以算是个逃生之地。左济、右洛、前颖、后河,就是《史记*郑世家》里说的“洛之东土,河济之南”,也就是现在河南新郑一带。其实姬友还看中了一地方“谢西之九州”,“谢”指谢国在现在河南南阳,“九州”是九个州邑,每个州邑二千五百户,“谢西之九州”是指西周故地的岐山周原再往西,也就是后来的秦地。但是史伯否定了姬友,史伯认为那里民俗贪婪而残忍,不可以接近。当然,就算郑伯真的有那个心,也不一定就真的能像秦国一样以成功业。
史伯预言说“凡周存亡,不三稔矣”,也就是说周王室的衰亡,不会超过三年了,想逃避灾难就得快点。果然,“幽王八年而桓公为司徒,九年而王室始*,十一年而毙。”这是《国语*郑语》的记载。“桓公”就是姬友,后世称其郑桓公,郑桓公刚做了司徒一年西周就乱象明显,于是桓公将妻子财物寄托于东方,郑桓公姬友则与周幽王一起被犬戎*于骊山之下。郑桓公死后,其子被郑人立为国君,掘突夺取虢、郐、邬、蔽、补、丹、依、(黑柔)十邑之地作为郑国建国的基础,“掘突”就是郑武公,也就是郑庄公的父亲。
郑武公开疆拓土,基本实现了郑桓公时左济、右洛、前颖、后河的设想。郑武公娶了申国国君的女儿,称之为“武姜”,“武”是她的丈夫郑武公的谥号,“姜”是指她来自于姜姓的申国,丈夫谥号加上母国之姓这是对于春秋时期一个贵族妇女的常见称呼之一种。顺便插播一下关于春秋时期贵族妇女的几种常见称呼方式:第一,排行加母国之姓。比如鲁惠公元妃“孟子”,排行老大来自于子姓的宋国;第二,母国的国名加上姓,比如晋文公夫人、鲁桓公夫人都有“齐姜”,来自于姜姓的齐国;第三,丈夫的国名加上自己母家之姓,比如晋惠公夷吾和晋文公重耳的姊妹,嫁给秦穆公的那个秦姬;第四,夫家的氏加上母家的姓,比如栾祁,是晋国范宣子士匄之女嫁给了栾黡为妻。士匄姓祁,栾氏姬姓,所以以夫家之氏加上母家之姓称为“栾祁”;第五,谥号加姓,比如鲁隐公的母亲“声子”,“声”是谥号,“子”是指来自于子姓宋国。
这个“武姜”就是郑庄公的生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