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有几个段落,郑伯克段于鄢的各阶段总结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12-01 12:14:49

说起郑伯与弟弟那段故事,经中只有6字“郑伯克段于鄢”,左传中写完这个事情用了四段,真正克段实际上也就写了两段,用了约400字。

尤其是后面的解释“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让郑伯同志给全国人民至少留下了一个印象:相当有心机的,故意将自己弟弟*死。

但,果真如此?

当我将《左传》读到文公时,已经了解了更多郑国的历史,发现太多之前忽视的细节,也颠覆了我之前对郑庄公的感觉。

第一,这事不是一年内发生的。

当我们只是从课本里或只是读了一点《左传》,很容易造成一个错觉:庄公即位不久就将弟弟干掉,更让大家以为是“郑志”。

因为《左传》描述这件事时,时间方面出现的是“初”“及”“将”“五月辛丑”,感觉整件事就发生于隐公元年,但当你知道下面几个时间点,想法完全不一样。

郑伯克段于鄢有几个段落,郑伯克段于鄢的各阶段总结(1)

杨伯峻的版本配上了其他国家,我才发现庄公的历史

郑庄公出生于:郑武公十四年(公元前757年),三年后弟弟共叔段出生。

郑庄公即位:郑武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44年),13岁或14岁。

郑伯克段于鄢:郑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722年),35岁。

郑伯克段于鄢有几个段落,郑伯克段于鄢的各阶段总结(2)

还是很英武的一个人

郑公是自己即位22年后,发生了“克段”的事,也就是在自己即位22年期间:他的弟弟和妈妈一直努力做一件事——将他搞下来。换你,你敢保证能让对方活到明天?

同时你也要知道郑庄公,当时地位是周室的卿大夫,真的要搞自己一个这么不上路的弟弟还需要太刻意吗,还需要22年的时间?要知道庄的谥号不是盖的,“睿圉克服、胜敌志强,也是一代牛人,也是春秋初期的小霸王!!!

第二,克不是死。

春秋微言大义,用了一个克字,我们太多人,一看到就想到克夫,“死了!”

经上写的是“克段于鄢”,很多人就以为是将段*死在鄢这个地方,但中的写到这一段最后一句话是“大叔出奔共”。但实际上文中最后写道“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简单来说,就是他弟弟是逃到共地,本为国,后为卫别邑,即卫被封的一个地盘,现在的河南省辉县。而且当你看到后面,也可以确定这一点隐公十一年,郑庄公和许国大臣百里说道“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亿,其敢以许自为功乎?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餬其口于四方,其况能久有许乎?”

郑伯克段于鄢有几个段落,郑伯克段于鄢的各阶段总结(3)

逃到这个地方

从逻辑来推断,但他10年前将自己弟弟*死了,10年后怎么说这么话,怎么让人信服?

所以郑庄公只是将一个忍了20多年的弟弟赶了自己的国家,很残忍吗?

第三,再来说说鲁国与郑国的关系。

隐公挂掉的最后一年,说了当年自己为什么与郑国有仇,“公之为公子也,与郑人战于狐壤,止焉。郑人囚诸尹氏,赂尹氏而祷于其主钟巫”。

隐公为公子时,和郑国发生战争,打败了,更不幸的是自己还被活抓,后来被尹氏所救,这种事情对一个公子来说,不太光彩,但如果他知道自己后来还间接因为这个送了命(羽父使贼弑公于氏,即尹氏),真的死也不会放过郑国。

再来说说,微言大义的春秋,对于这么一个牛人,虽然小霸于春秋,但确实对自己国君负面影响甚大,在可能的情况下让他也负面一点?

为了更加证实这个,后期我来看看春秋中是怎么描写“齐襄公”,毕竟搞了隐公,又搞了桓公。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